首页 >  找素材 >  
卡耐基:为什么非要说出实话而得罪客人呢?

加入素材篮X

X 你的素材篮已满!去腾个位置

收藏到我的素材库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我的分类

备注功能,方便后期作文素材的灵活使用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确认收藏

收藏成功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卡耐基:为什么非要说出实话而得罪客人呢?

4469   

1488   

2225

有一天晚上,卡耐基和自己的一个朋友应邀去参加一个宴会。宴席中,坐在他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谈的先生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话出自《圣经》。然而,卡耐基发现他说错了,他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出于一种认真的态度,卡耐基很小心地纠正了过来。那位先生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位先生一时下不来台,不禁有些恼怒。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弗兰克就坐在他的身边。弗兰克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卡耐基就向他求证。弗兰克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脚,然后说:“戴尔,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对弗兰克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是的,当然。”弗兰克回答,“在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为什么不圆滑一些,保留他的脸面,非要说出实话而得罪他呢?”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2225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杰克·伦敦:向村民们笑容可掬地展示假牙

    3864   1295   1941

    杰克·伦敦仗着天生的冒险精神,作为日俄战争的随军记者时,曾跑到朝鲜北部一个外国人几乎从未涉足的偏僻村庄投宿。村里的官吏赶来他的住处,郑重其事地寒暄:想必您已疲倦,万分抱歉,但全体村民都说想一睹您的尊容,方便的话可否去广场。让众人见见您? 杰克·伦敦惊异不己,又暗自高兴。当时在美国与欧洲,他的文名急速飙升,但没有想到在朝鲜这个寒村里,自己的名字竟然也广为人知。果然,村民们把广场挤得密不透风。了不起的人气嘛,杰克·伦敦心想。然而当他站到预备好的高坛上,官吏却说道:实在抱歉。有劳您取下假牙给我们看看可以吗?原来众人想看的不是杰克·伦敦,而是他的假牙,于是他只得在村民的热烈掌声中,站在高坛上把假牙一会儿取下来一会儿装上去,足足展示了三十分钟。 那时,杰克·伦敦打心底想:“不管人们如何拼尽力气死命追求,能在某一领域得到众人认可也极罕见。”他一面如此铭记,一面站在寒风呼啸的广场上,向村民们笑容可掬地展示假牙。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李斯特:帮助一个冒充是自己学生的穷苦姑娘

    5776   1929   2891

    这是发生在德国一个小城市里的故事:有一位姑娘要开音乐会,她在海报上说自己是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的学生。不料,就在音乐会的前一天,李斯特突然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吓得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好半天才抽泣着诉说了自己艰苦的孤儿身世,冒称李斯特的学生完全是为了生计。她跪在李斯特面前,请求宽恕。“噢!原来是这样。”李斯特把姑娘扶起来,和蔼地对她说。“让我们来看看有没有可以补救的办法。”姑娘看李斯特这么和蔼可亲,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李斯特要她把晚间演奏的曲子弹一遍给他听,并且边听边给以指点。末了,李斯特爽快地说:“好了,晚上你大胆地上台演奏吧,现在你已经是我的学生了。为了证明这一点,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增加一个节目,是由你的老师——我,为我的学生演奏的。”第二天,音乐会如期举行。临近结束的时候,听众突然欢呼起来,原来,弹奏最后一支曲子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李斯特。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于右任:以真换假,因为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4118   1377   2066

    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许多商人知道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纷纷在自己的公司、店铺、饭店门口挂起了署名于右任题写的招牌,以示招徕顾客。其中确为于右任所题的极少,赝品居多。有一天,于右任的一位学生匆匆跑到于右任家里见他。学生跟于右任说,自己中午去一家平时常去的小饭馆吃饭的时候,发现他们居然挂了一块以于右任的名义题写的招牌,简直是明目张胆地欺世盗名。于右任听了只是“哦”了一声,随后便问学生,招牌上的字写得好不好看。学生气愤地说,难看死了,字歪歪斜斜的还签上了老师的大名,自己看了都觉得害臊,并对老师说要去把那块欺世盗名的招牌摘下来。于右任先阻止了学生,随后问了学生那家馆子的名字,得知那家馆子的名字就叫“羊肉泡馍馆”,羊肉泡馍做得很是地道。于是于右任顺手从书案旁拿过一张宣纸,提起毛笔,唰唰唰在纸上写下了些什么,然后交给恭候在一旁的学生,说:“你去把这个东西交给店老板。”学生接过宣纸一看,不由得呆住。只见纸上笔墨酣畅、龙飞凤舞地写卷几个大字“羊肉泡馍馆”,落款处则是“于右任题”几个小字,并盖了一方私章。整个书法,可谓漂亮至极。学生大惑不解,于右任却说:“你刚才不是说,那块假招牌的字实在是惨不忍睹吗?这冒名顶替固然可恨,但毕竟说明他还是瞧得上我于某人的字,只是不知真假的人看见那假招牌,还以为我于大胡子写的字真的那样差,那我不就亏了吗?我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直不疑:相信清者自清,对无理质疑从不辩解

    3593   1203   1807

    汉文帝时,直不疑曾担任郎官。一次,他的同房郎官中有人请假回家,却错拿了另一个郎官的黄金。黄金主人发现黄金丢失,便胡乱猜疑是直不疑干的。对此,直不疑没有做任何的辩驳,而是买来了同等的黄金交给失主。过了几天,请假的郎官回来,把错拿的黄金交还给了失主。丢失黄金的郎官十分惭愧,直不疑却没有任何怨言。后来,直不疑逐渐升官,做到了太中大夫。在一次上朝的时候,有位官员诽谤他说:“直不疑相貌很美,但是却偏偏要与自己的嫂子私通!”直不疑听后,只是平静地回答说:“我是没有兄长的。”仅此而已,他终究没有为自己辩白。 面对无理的质疑,其实根本不用辩解,清者自清,公道自在人心。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苏轼:还鞋事小,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

    4015   1345   2005

    南朝宋国有位刘凝之,平素生活朴素,待人宽厚。有一回,他在村里闲逛,走过来_位老乡,盯着他那双鞋子不移目。原来老乡觉得这双鞋子是自己的。刘凝之笑了笑,说:“这样吧,你的鞋子我已经穿坏了,我家里有双新的,拿给你吧。”这位老乡也不客气,跟着刘凝之去了他家,拿了一双鞋就走了。没几天,老乡下田插秧找到了自己的鞋——可能是他的小孩儿吧,把他鞋子乱耍乱丢,丟到了水稻田里。这位老乡实在不好意思,便亲自上门,把那双鞋子“送还之”。刘凝之慷慨得很,坚决不要。还有个与此相似的故事。曾入了《南史》的南朝齐国人沈麟士当年隐居故里,与邻里相处甚和美。有一日,他穿着一双厚底棉鞋,在村里散步,有位邻居目注其脚不放,然后对他说:“您这双鞋子好像是我的。”沈麟士笑了笑:“是您的,您就拿回去吧。”沈麟士当下脱了鞋子,打着赤脚回家了。原来邻居将自己的鞋子洗了,挂在围墙垛子上晒,一只猫或一只狗在墙上窜,将鞋子弄到草丛里了。不日,这邻居修整草地,失而复得,寻到了鞋子。这邻居并非贪便宜的人,自己的鞋子找到了,心里满怀歉意,来还沈麟士那鞋子,沈麟士“笑而受之”。刘凝之与沈麟士,面对他人误索自己的鞋子,都不生气,都不辩解,而且刘凝之拒不受鞋,看起来更慷慨一些。可是,在苏轼看来,沈麟士比刘凝之为人更厚道些。苏轼做过一个评论:“此虽小事,然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为何?是真原谅,还是假原谅,判断的标准有一个:是不是恢复原来模样。比如这双鞋子,误认误拿者来还,收了,这就是恢复了原样。若不收,就不复原来的状态。
    加入素材篮 收藏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