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找素材 >  
英国首相格莱斯顿:用布道来试试自己的耐性

加入素材篮X

X 你的素材篮已满!去腾个位置

收藏到我的素材库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我的分类

备注功能,方便后期作文素材的灵活使用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确认收藏

收藏成功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英国首相格莱斯顿:用布道来试试自己的耐性

3480   

1151   

1731

炎热的夏天,在英国一大型教堂里,牧师正在那里布道,但由于长时间的布道和闷热的原因,许多教徒开始变得昏昏欲睡。可是,有一位绅士,他看上去却精神抖擞。他腰背挺直,正专注地坐在那里听着牧师讲道。出了教堂,有人向这位绅士问道:“先生,每个人都在打瞌睡,为什么你还能听得那么认真呢?”绅士微笑着说:“老实说,听这样的讲道,我也很想打瞌睡。可我忽然想到,我何不把它用来试试自己的耐性呢?事实证明,我的耐性非常好。我想,以这种耐心去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还有什么不能解决呢?”知道这位绅士是谁吗?他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英国首相格莱斯顿。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没有绝对不好的事情,只有绝对不好心态的人。想来也的确如此,想想一些连自己心态都调整不好的人,他们又怎么能处理好比这心态更为复杂的事情呢!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1731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马丁·加德纳医生:心理因素更影响人的健康

    3978   1323   1986

    马丁·加德纳医生曾经是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行医的数年中,他一直竭力反对把实情告诉各种绝症患者。因为他认为,在全美死于绝症的病人中,有80%的病人是被吓死的,其余的才是真正病死的。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死囚躺在床上,告诉他即将被执行死刑,然后用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划了一下。紧接着,他把预先准备好的水龙开,让它向死囚床下的容器流水。当水流由快到慢到最后停止时,那个死囚也昏死了过去。但是事实上,他的手腕完好无损。 比起生理的伤害,心理因素有时更能影响一个人的健康。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巴尔扎克:在手杖上刻“我将粉碎一切障碍”

    7855   2624   3942

    巴尔扎克大学时学的是法律,毕业之后,他毅然放弃了本专业,改为向自己喜爱的文坛进军。巴尔扎克的这一举动惹火了希望他成为著名律师的老父亲,他失去了经济来源。最艰难的时候,他只能以白开水和干面包充饥。好在乐观的他并没有被打倒,他常常在就餐时摆上几个写有“香肠”、“牛排”等的空盘子,在想象的美味中狼吞虎咽。他还在生活非常拮据的时候,花大钱制作了一柄手杖,上面刻着这么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 义无反顾,明确目标,勇往直前,靠着精神的力量,你也能粉碎一切障碍。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生气时心的距离很远,而相恋时心的距离很近

    3861   1294   1940

    有一天,教授问他的学生:“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要喊?”所有的学生都想了很久,其中有一个学生说:“因为我们丧失了冷静,所以我们会喊。”教授又问:“但是为什么别人就在你身边时,你还是要喊,难道就不能小声地说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七嘴八舌地说了一通,但没有一个答案是让教授满意的。最后教授解释说:当两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心的距离是很远的,而为了掩盖当中的距离使对方能够听见,于是必须要喊起来,但是在喊的同时人会更生气,更生气距离就更远,距离更远就又要喊声更大……教授接着说:当两个人在相恋时会怎么样呢?情况刚好相反,说话都是轻声细语,因为他们的心很近,心与心之间几乎没有距离,所以相恋中的两个人通常是耳语式的说话。心中的爱因而更深,到后来根本不需要言语,只用眼神就可以传情,而那时心与心之间早已经没有所谓的距离了……”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精神病学专家林德曼:独自驾舟,横渡大西洋

    6154   2049   3068

    1900年7月,德国精神病学专家林德曼独自驾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实验。林德曼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机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关注着他独自驾舟横渡大西洋的悲壮冒险,因为已经有100多名勇士相继驾舟横渡,但均遭失败,无人生还。林德曼推断,这些遇难者应不是从生理上败下来的,而是死于精神崩溃、恐慌与绝望。在航行中,林德曼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只要这个念头一升起,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于此吗?不,你一定能成功!”终于,他成功渡过了大西洋。林德曼的实验证明:人只要对自己不失望,充满自信心,精神就不会崩溃,就可以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季羡林:北大试题命葩,凭扎实功底应付自如

    3913   1302   1947

    1930年,19岁的季羡林与同学一起,从山东济南进京赶考。初来乍到的迷惘,很快就被一份新鲜和惊奇所代替。他没有像许多考生那样顶着巨大的压力,而是成竹在胸,没有一丝一毫高考前的紧张。 在住所,窗外刚刚发白,他就起床。不是忙着看书,而是悠闲好奇地观察周围的环境。不是对着一缸荷花、几盆杂花,兴致勃勃地欣赏,就是对着一棵墙边的枸杞树思接千载。到了黄昏时分,季羡林又约了几个同考,到西单一带散步,在黄昏充满了木樨花香的诗意中,放飞缥缈美丽的思绪。在报考填志愿阶段,季羡林更是尽显潇洒,别的同学都报了七八所大学,而他独独只报了北大与清华。结果两所名校同时录取了他,羡煞多少人。据说当年北大的试题,堪称命葩。北大国文试题是“何谓科学方法?试分析详论之”,与一般的国文试题大相迥异。英文试题的汉译英,也让考生大跌眼镜,竟要求译李后主的《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凭着平日扎实的功底,季羡林把硬骨头当成小菜吃了下去。最终,季羡林选择了清华大学。
    加入素材篮 收藏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