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读书时,浓眉大眼的李克强说话不多,长期的农村生活让他格外自律,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没课时,他大清早就背着个黄色军用挎包去了图书馆,除了吃午饭和晚饭,一直要待到闭馆才离开。在英语的学习上,李克强尤其下功夫。经历过“文革”的那一代,小学、中学,基本都“赋闲”在家,英语基础几乎为零。“七七级”的同学英语水平都很差,有的甚至一个单词都不会。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李克强自己做了一个小本子,正面英语单词,反面中文解释。每天无论是去食堂吃饭,还是外出坐公交车,他随时随地都拿着小本子苦记硬背。在点滴的积累中,李克强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很快成了班里的佼佼者。一次,李克强与同学何勤华一起听外国专家的讲座,专家反复讲到一个名词:canonlaw,何勤华被这个生僻的词语讲得云里雾里。李克强脱口而出,就是教会法规。凭借出色的英语水平,李克强还翻译了一万多字的《英国宪法资料》。这本书后来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采用;他翻译的《英国宪法大纲》,也由北大法律系打印,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对英语的“偏爱”并没有影响李克强对专业课的学习。为了学好国际商法这门课,他和几个同学到荣毅仁创办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实习;学习海商法时,他又和同学跑去天津新港实地考察。那时,许多同学甚至不知国际商法和海商法为何物,而李克强已经在图书馆拿经济法等方而的英文原著来阅读。之后许多年,他一直保持着读英语原著的习惯。读书既要凭借兴趣,又要有益于专业,李克强读书的事例,充分证明了“读书要兼收并蓄”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