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 0
王琛雅
高三
2025-02-22 13:05:35
卢梭曾写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生活就像一场舞台剧,被既定的剧本牵引着向前,所谓的“责任”仿佛束缚着对自由的追求。但于我之见,责任与自由并非完全对立。毋庸讳言,我们的行为被他人指定的标准所评判,社会价值下形成的道德标准与应尽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因常常不得不为不想为之事,责任...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文章深入探讨了责任与自由的关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责任与自由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辅相成。作者通过引用多位哲学家的观点和历史人物的事迹,有力地支持了自己的论点,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到的思考。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开篇引出话题,随后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论述,深入剖析了责任与自由的关系。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举例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升华,使得整篇文章浑然一体。文章在素材运用上较为丰富,引用了康德、伊壁鸠鲁、弗洛伊德等多位哲学家的观点,以及刘和珍君、白莽、柔石、史铁生、海子、西西弗斯等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些素材有效地支持了作者的论点,但部分素材的引用略显简略,如果能够进一步挖掘其内涵或背景,将更具说服力。文章语言流畅,表达准确。作者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注重语言的简洁明了,使得整篇文章读起来既深刻又易懂。
520 0
lishiqi2030
高一
2025-02-14 12:38:59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 问题一:中心论点的提出过于拖沓,一般更推荐以一段式的“素材分析+中心论点”的提出,这样对于主题的表达而言更为直接,不至于拖泥带水,消磨老师的耐心,也方便用更多的文笔进行下面的事情。问题二:本篇文章大多情况下语言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部分语言不够凝练,不利于文章的议论和论证,也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这里需要注意。表扬一:对于事例论证的运用还是比较不错的,文章的可读性强,内容充实,能够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还是值得肯定的,当然也要对其它论证手法加以研究和运用了,例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手法。
632 0
lyl2025
高三
2025-02-07 09:16:51
有人说,一个人乐意去探索未知陌生新奇的世界,仅仅是因为受好奇心驱使吗?诚然,好奇心是探索未知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儿啼时,因为好奇,人们通常会上许多兴趣班,开启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门。可能只是想体会运用乐器弹奏出的悠扬乐曲,或是体验进球时全场为我的呐喊。但这种好奇心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不断消磨殆尽,慢慢地,...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文章通过引用名言、历史事件和哲学观点,深刻探讨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多重动机,包括好奇心、责任心、信仰等,展现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文章还结合现实社会现象,如好奇心的消退和功利心的盛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使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深度。文章整体结构清晰,有明确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逻辑连贯。虽然文章结构清晰,但部分段落之间的衔接略显生硬,例如从好奇心到责任心的过渡稍显突兀,可以通过更自然的过渡句或段落来增强连贯性。文章素材丰富多样,既有李白、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名人名言,又有房龙、鲁迅等的具体事例,还有对现实社会现象的引用,这些素材有力地支撑了文章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语言表达基本准确,能够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意图。但部分语句稍显冗长,可以通过简化句子、去除冗余词汇来提高语言的精炼度。此外,部分表述略显晦涩难懂,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完全把握其含义,可以通过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增强可读性。
657 0
王琛雅
高三
2025-02-06 08:01:57
先时孔子所称赞“可以兴观群怨”的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历来被之人墨客所追捧吟诵。而如今被冠以附庸之名,而为唾弃。以我拙见,摒弃附庸之道,坚定而康卑,才可得古人之风雅。当下社会中的人们不可脱离他与集体而独立生存,总会与某些圈层产去联系。因而,门面外表的装点便成为不可缺少的社交手段。然而,对于...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文章围绕“附庸风雅”这一主题,深入挖掘了其内涵、表现、成因及危害,并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和应对措施。思想内容丰富深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从“附庸风雅”的现象入手,逐步深入到其本质和危害,再提出摒弃“附庸风雅”、追求真正风雅的观点,最后回归现实,呼吁人们明确方向。整个思路连贯,层次分明。文章引用了马克斯·韦伯、鲁迅、阿伦特·汉娜等学者的观点和名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文化底蕴。但素材的运用略显单一,主要依赖于理论阐述和比喻手法,缺乏具体事例或案例的支持。文章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用词恰当,句式多变。同时,运用了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整体语言风格符合文章的主题和体裁要求,能够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但是存在错别字较多的问题,会影响整体印象。
652 0
杨清楠
高三
2025-02-04 16:36:06
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两大误区,一是看别人生活,二是生活给别人看。依我之见,这两大误区都会让人无法做自己,不免让人成为下一个“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之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不论是看别人生活,还是生活给别人看在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都更为容易。例如在我们身边的短视频平台抖音的标语“发现美好生...
语文 老师点评: 优点 1.观点明确:开篇就点明“看别人生活”和“生活给别人看”是两大误区,会让人失去自我,观点清晰,且贯穿全文,立意准确。2.逻辑较清晰:文章先指出误区,再分析在现代社会易陷入的原因,接着阐述共同点和危害,最后提出解决办法,层层递进,条理分明。3.论据丰富:运用了“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典故,列举了抖音、朋友圈等生活实例,还提及“垮掉的一代”、杨朱、庄子、陶渊明等事例和名言,增强了说服力。4.辩证思考:在批判两大误区的同时,也承认“看别人生活”“生活给别人看”有一定积极意义,体现了思维的全面性。缺点 1.语言表达:整体语言较为平实,文采不足,部分语句稍显啰嗦,如“一味看别人看别人的生活”表述重复。2.深度欠缺:对一些观点的论述停留在表面,如“短视频平台利用人性弱点”这一观点,没有深入剖析如何利用以及人性弱点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3.素材运用:部分素材的分析不够深入,像“垮掉的一代”的例子,只是简单描述现象,没有深刻挖掘与主题的紧密联系。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