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批改秀 >  

全部 初中 高中 < 338/449 页 >

  • 殊途同归

    25546 0

    huyuxin2018 高三 2017-10-08 17:41:49

    (此处为空格)一提起“社会”这个词,似乎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改变了神色。涉世未深的青年眼带向往又有些许畏惧;饱经社会沧桑浮沉的人则会摇头叹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社会,似乎已经被妖魔化为“黑暗”的代名词。(此处为空格)有人说,人的成长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和社会。后者似乎总是与前者背...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这篇作文,能够抓住材料的本身,看到关键的一点——教育方式不同,但是最终目的是一样的。你的文章中一个观点说得非常好:前三者教育是基础,奠定了人“真善美”的性格基础,以更好的在复杂的社会中不忘初心,坚持自我;而后者则是延续,是补充与升华,从不同方向打磨历练人,以塑造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即自在无碍而富有定力的强者。我们之所以看到社会的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是因为社会本身如此,因此才需要前三者的教育。另外,社会是多元化的,有很多现象只是局部的、片面的。我们不要以部分和片面的事情来障碍我们自己,我们必须还是要有一颗清净心来成就我们自己,即使看了太多的负面新闻和负面事件,也能保持清醒的心和头脑。

    B
  • bigsheep 高三 2017-10-08 16:08:55

    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本文的审题切入的角度准确,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朴实,是一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文章将马车解读为潮流,将驾驭者分为独立清醒面对潮流和随波逐流。解读的角度是很好的。然而,之后的论证虽然在第七段通过化用萧伯纳的名言讲出了一些新意出来,整体上却有种在同一个比较肤浅的观点中原地打转的感觉,那么结尾说言论同化的社会多么可怕,手握缰绳,牢把方向刻不容缓的的说服力就显得不是那么强。另外,还有个小的问题,就是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说鲁迅是去西方世界留学的。其实说其他的作者可能还好,而鲁迅是广大语文教师非常熟知的一位作者。也是你们的教材中经常能接触的,这样的错误实在是不应该。

    C+
  • tongqh2015 高三 2017-10-07 21:20:06

    道德素养铸就互联网+慈善当传统慈善事业因捐款过程繁复、捐款资金不透明化等原因遭遇瓶颈,慈善与互联网联手给慈善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慈善掀起了“人人慈善,慈善人人”的潮流,慈善在指尖滑动间便可以轻易完成,可以清晰地看见自己捐款的去向,当网友们看见遭遇不幸的人们贴出的求助,无论是大地震的爆发还是个人无力...

    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本文的思路结构非常清晰,语言表达上虽然偶有语病,不过整体上非常的明确易懂。结构和语言两者加起来,阅读文章的顺畅感非常好。在开头将传统慈善和互联网慈善进行了明确的论述,在对比中为文章做了非常好的前提铺垫。在事例素材的选择上,使用了曾经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罗一笑”事件,体现出了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这是目前上海卷在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所重视的一个方面,需要继续保持。不过,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在论述完前提之后,你提出了明确的一个观点网络上的慈善欺诈和道德绑架让很多人(应该是使用互联网慈善形式的人)寒了心。然后开始先论述道德绑架方面的内容,说得不错,不过最大的问题是就是捐款事件中的道德绑架与题目无关,或者,至少,你没有说出这两者的关联在什么地方。我在批注中说了,不论捐款的形式是什么样的,都有可能存在道德绑架的问题。第二个方面说,慈善欺诈方面切入的角度还是挺不错的,因为互联网信息量大,广泛传播。不过展开的并不够,文章的深度和内容显得单薄了一些。

    C+
  • tongqh2015 高三 2017-10-07 21:18:28

    点赞背后的失真随着微信的风靡流行,微信点赞俨然成了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人们无论是喜怒还是哀乐都习惯于在朋友圈中发张照片,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甚至守在手机界面乐滋滋地等着他人来点赞。这为人与人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点赞最初的意义是赞美之情,彰显着我们对朋友、家人的注重,但是现在却渐渐变得扭曲失真起来...

    高 老师点评: 标题拟得很好,可以看出作者对主题的把握准确。文中的现实举例非常贴近生活,见解也非常精到,作者把该问题探到了相当的深度。

    B
  • 真正的理性

    25541 1

    o18001823677 高三 2017-10-07 20:49:36

    邢 老师点评: 第一印象是这位同学的字很好看,一个很大的优势。结构很规整,论证思路清晰。可以看出这位同学的历史也不错,对于物理、数学的历史都有涉猎。

    B+
榜单

勤奋榜 进步榜 高分榜

    批改秀
      好素材换一批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