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 0
wangyh
高三
2025-07-27 14:10:19
小时候,我们常常喜欢问为什么,长大后我们往往更倾向于接受己有的答案,追求于结论。这种转变,有人担忧,有人将其视为成长的必然。在我看来问与答之间并非对立,他们是人类认知发展的两个阶段,共同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人生境界。首先,发问是成长的起点。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他通过不断提...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文章紧扣题目核心矛盾,以“发问与结论的辩证关系”为主线,结构清晰且逻辑连贯。通过引用苏格拉底、笛卡尔等经典名言增强理论深度,并结合生活实例与科学史案例(如牛顿力学)论证观点,体现了对认知发展的深刻思考。结尾提出动态平衡的成长观,既肯定提问的价值,又强调结论的实践意义,展现出较强的思辨能力和现实关怀。语言流畅自然,观点明确,符合议论文的基本要求。需要改进的地方错别字频出(“己有”“永运”“保特”等)、用词不当(“走同”“开华”)直接违背高考作文基础要求,属硬伤;句子拖沓影响阅读流畅度。逻辑衔接生硬:段落间过渡突兀,如从“结论的重要性”直接跳转到“否定结论的危害”,缺乏承启句引导;对策部分过于笼统,应设计分阶段实施方案(如青少年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具体方法)。思想深度有限:需要深化辩证分析。论据支撑薄弱:科学家案例泛泛而谈,缺乏具体人物或事件细节;笛卡尔名言与论点关联牵强,未能有效佐证观点。建议补充差异化案例、数据或权威研究结果增强说服力。
837 0
wangyh
高三
2025-07-27 14:05:58
人性的弱点,社会的缩影近来"双标"成为网络热词,顾名思义,双标是指双重标准,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用不同标准衡量两个对象,往往有意无意中成为双标人。我认为双标是人性的一部分,它又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这既是人性的弱点,也是社会的缩影。双标,是人性的试金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标现象的产生与人的自恋情结,...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文章紧扣“双标”主题,立意深刻且具有现实意义,将个体心理与社会结构相结合,既剖析了人性矛盾(如自恋、功利主义),又揭示了社会不公(资源分配、阶层差异)。引用《论语》、《孟子》等经典增强文化底蕴,案例涵盖校园、职场、家庭等多场景,体现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结尾提出解决方案,展现积极的价值导向和社会责任感,整体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需要改进的地方:语言表达欠严谨:存在错别字(如“匀施于人”应为“勿施于人”)和用词不当(如“严苟”),需仔细校对并规范引用经典;可增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提升文采。论据单薄且表面化:例子缺乏数据支撑,建议补充调查统计或权威研究结果;深化因果分析,,构建完整逻辑链。结构衔接生硬:段落间过渡突兀,可添加承启句(如设问、总结句)使行文更流畅;对策部分过于笼统,应设计具体可行的方案。
1002 0
叶皓天
初三
2025-07-15 19:44:04
生活给我的留白声浪化为潮水,漫过耳膜;阳光引燃了龙身,使其翻卷成流动的火焰。欢呼声渐渐远去,我在日记本上无意识地描摹着龙鳞的纹路。“落选了...”笔尖顿了顿,墨水在纸上晕开一个小点。匆忙合上,《红楼梦》的书脊硌到了胳膊,索性翻开来读吧。光阴荏苒间,我合上书籍,抬头活动颈椎时,书本突然从手心滑落,书页...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问题一:对于主题事件的选取上,个人认为还可以更为典型一些,一旦主题事件具有典型性,所达到的效果可能是事半功倍的,也就有话可说一些。问题二:作为文章第一段落,从段落结构来说,不够精简、切中文章主题,到底是啥“生活的留白”,你需要明白无误、准确通晓地告知读者,而不是让读者去猜,这一点需要注意。表扬一:文章整体用语还是比较不错的,一些语言也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也掌握了一定的人物刻画的手法,包括正面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刻画,还有就是触及到了对人物所处侧面环境的刻画和衬托,让文章的主题表现更为的明显和深刻。
1016 0
叶皓天
初三
2025-07-13 16:14:31
生活给我的留白校庆典礼的声浪如潮水拍打耳膜,金红交错的龙身在聚光灯下翻卷成流动的火焰。我站在台下的暗处,从前训练留下的空白再次显现:是掌心与竹竿摩擦的热度,是龙鳞在暗处依然规律的起伏,更是那些永远背对掌声的手臂,用力量铸成的脊梁。欢呼声渐渐远去,我在日记本上无意识地描摹着龙鳞的纹路。“落选了...”...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意象鲜明,画面感强:舞龙场景与《红楼梦》的引用交织,形成视觉与文学的双重想象。细节描写生动,富有感染力。主题深刻,哲理自然:以“留白”为核心,串联舞龙训练、《红楼梦》阅读、生活感悟,层层递进,主题明确。语言富有文学性:比喻新颖,动作描写细腻,体现团队协作与动态美感。结构清晰,衔接自然:从校庆失落→读《红楼梦》→舞龙训练→父女互动→哲理升华,逻辑连贯,过渡流畅。情感真挚,细节动人:通过细节含蓄传递失落与坚持,情感真实不煽情。舞龙团队的静默与协作体现集体精神,打动人心。【需要改进的地方】语言稍显冗长,节奏拖沓:部分长句逻辑松散,可拆分短句,增强节奏感。个别表述重复,可以丰富一下表达。部分议论直白,缺乏含蓄:父女互动对话可更自然,增强画面感。结尾的说理稍显生硬。意象挖掘不足,深度可提升:对“留白”的象征意义挖掘较浅,可进一步深化主题。贾府沧桑与舞龙训练的关联性可更紧密。个别用词口语化,需规范化:“三步并作两步冲过”等表达稍显随意。
1059 0
欧阳云飞
初三
2025-07-06 18:29:40
曾经,有一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我,那就是同学之间到底该如何竞争?我久久得不到答案。我和小李历来都是铁杆好友,我们的友情似乎如同钢铁般,坚不可摧,但是最近,我们的友谊却出现了裂痕。一个下午,我兴冲冲地抱着一个篮球来到小里面前,他很反常地闷坐在那边,埋着头不语,好似一个葫芦。他今天是怎么了?我笑着道:“小李...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问题一:对于主题事件的选取上,个人认为还可以更为典型一些,一旦主题事件具有典型性,所达到的效果可能是事半功倍的,也就有话可说一些。 问题二:对于文章的主题叙述上一定要有开始、高潮、结尾的区别,不能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丝毫没有情感和心理上的变化,虽然本篇文章作者采用一些文字来表明自己的心理落差,但是在文字上还是略显单薄,这种感觉并不明显和强烈。 表扬一:掌握了一定的人物刻画和侧面环境烘托的写作手法,包括正面对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还有就是触及到了对于人物所处侧面环境的刻画和衬托,这样会让文章的主题表现更为的明显和深刻。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