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89 0
ywd2023
初三
2020-04-19 14:09:47
作文:我渴望再次出发几次和母亲回东北看望外婆,发现那里的人总是说话嗓门很大,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商场里,老远处大家就大嗓门的招呼着对方。不禁让我感觉这里的人有些粗鄙。可是在我那一次回东北后,我却对再次前往东北充满了渴望。过年回姥姥家,由于今年母亲有事,我只能一个人回去了。下了飞机后,我原以为能轻松找到姥...
钟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你的作文主要存在一下问题和现象。问题一:对于主题事件的选取上,个人认为还可以更为典型一些,一旦主题事件具有典型性,所达到的效果可能是事半功倍的,也就有话可说一些。 问题二:对于文章的主题叙述上一定要有开始、高潮、结尾的区别,不能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丝毫没有情感和心理上的变化,虽然本篇文章你采用一些文字来表明自己的心理落差,但是在文字上还是略显单薄,这种感觉并不明显和强烈。 问题三:文章语言过于平实和口语化。这与你平时的阅读积累有关系,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和丰富程度是文章把握和评分中的重要一环,一句话能够戳中读者的内心就是成功的,所以注意日常的积累,继续努力! 表扬一:掌握了一定的人物刻画的手法,包括正面对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还有就是触及到了对于人物所处侧面环境的刻画和衬托,这样会让文章的主体表现更为的明显和深刻。
17813 2
lidianyou2020
高三
2020-04-17 20:37:30
钟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你的作文主要存在一下问题和现象。问题一:本文的论述层次感不强,各个分论点之间不是循序渐进的关系。这会导致你的论述结构非常的混乱,论述语言大量的重复。问题二:在论述过程中你的事例非常的少,单纯的论说这会使得你的论述没有说服力问题三:文章中大量的使用反问疑问的语气,这其实不太符合议论文的语言风格,而且文中也出现了一些语病,这会让文章失分很多。关于标点符号的书写也不符合规范。
19044 1
zhanghao2020
高三
2020-04-15 12:51:45
阅读一本书后,或是品尝一道美食后,总有一种“这不就是…….吗?”的反应,这种思维模式,很容易会让自己误以为自己看懂了,听懂了,了解了,而实际上依旧一无所知,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一味第用“旧知”去附会“新知”不是一件好事。人们会用“旧知”去附会“新知”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他们面对一个陌生的新事情感到慌张不适...
钟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你的作文主要存在一下问题和现象。问题一:引用的事例数量不足,对于全篇论述而言,你自己提出的事例不多,关于事例进一部分的展开也很少。 问题二:关于旧知与新知的内在联系以及正确的认知方式等具体给出的建议篇幅较少。 表扬:文章立意准确,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认知的独到的见解。
18067 1
fww009
高三
2020-04-13 11:16:19
改变了人类出行方式的亨利?福特曾说过,“在汽车出现前,如果你问人们需要什么,他们的答案是一匹更快的马,而绝不会是一辆汽车。”然而后人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当时人第一反应需要一匹快马,那是因为在当时有限的社会中,物质平乏、科技水平较低,拥有一匹快马可以帮助他们更快的出行方便了生活而马也是唯一的出行交通方...
钟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你的作文主要存在一下问题和现象。问题一,在有些部分的论述顺序上,为什么和怎么做之间的论述顺序最好保持着,先说为什么,再谈怎么做?问题二关于为什么和怎么做这几个分论点的展开,论述的层次比较单一,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观点问题三全篇引用的事例比较少,对于名言的引用也不到位
20818 2
qinxinyi
高三
2020-04-08 17:44:02
过往的人生经历使我们拥有完整的认识体系,由此,我们往往会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很反感,甚至试图用已有的“新知”来附会“旧知”。然而,“附会”这种把两件本质上毫无关联的事物相互结合的方法,永远不会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最好方式。近期新冠病毒的肆虐便教会了我们这一点,其中,美国正是因为对于冠状病毒的本质判断失误,强...
钟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你的作文主要存在一下问题和现象。问题一:文章的开篇直接了当的进入主题分析原因没有给读者一个缓冲的空间,也显得文章没有总领全文的部分问题二:在有些分论点的论述过程中,没有结合当下社会的现象来分析,说服力有待加强问题三:在段首出现了很明显的语病,诚然的然字已经包含了如此的含义表扬:引用的事例都很符合想要论述的观点,也能贴近当下的生活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