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0
谭亚楠
高二
2025-10-11 20:23:32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主题明确,紧扣题意:全文围绕“科技工具导致能力退化与自主训练强化技能”的核心矛盾展开,多次呼应题目中的例子,并延伸到其他生活场景。2.逻辑框架清晰:采用“现象描述→原因分析→对比论证→解决方案”的结构,层次分明。先提出问题,再通过正反例证对比,最后给出平衡策略,整体论证链条完整。3.生活化案例丰富:使用数学考试、扫地机器人等贴近学生经验的场景,增强说服力和代入感,便于读者理解抽象观点。4.辩证思维初现:结尾提到“弱化不一定是坏事”,承认部分技能被淘汰的合理性,体现对技术的包容态度,避免片面否定科技进步,展现一定的思辨深度。5.语言生动性尝试:运用比喻和俗语引用,试图让论述更鲜活有趣。【需要改进的地方】1.语言表达问题搭配不当与语法错误:这类错误会影响句子的基本通顺性,需调整措辞。指代模糊:“此本领”“外物”等代词缺乏明确前文锚定,易造成歧义,建议具体化对象。口语化倾向:如“哪天考试不允许携带计算器”、“这件事不重要”,过于随意,可替换为书面化表达。2.逻辑严谨性不足因果链条断裂:“使用计算器→减少精力消耗→能力变弱”的推导过于简略,可补充心理学依据增强说服力。绝对化表述:“你定会发现”、“皆是因为”等绝对化用语削弱论证可信度,可以改为“很可能”、“往往源于”等留有余地的说法。概念混淆:“计划结构依旧不变”中的“结构”定义不清,是指解题步骤还是认知框架?需明确界定关键概念。3.结构优化空间段落衔接生硬:部分段落间缺乏过渡句,导致思路跳跃。可添加承上启下的短句平滑转折。例证堆砌有余,分析不足:列举多个例子但未深入剖析共性规律,建议选取1-2个典型事例进行深度拆解。结论仓促收束:结尾仅停留在“选择性保留技能”的表层建议,可以适当升华。4.思想深度待提升停留于表象观察:主要停留在“用进废退”的经验层面,未触及认知科学原理。引入跨学科知识可增厚论述底蕴。缺乏历史维度:未提及人类历来如何应对技术变革,错失纵向比较的视角。对策空泛化:“私下开展训练”等建议可操作性弱,可设计具体方案。5.标题“科技中技能的保留”紧扣材料核心,但表述稍显模糊。它点出了科技与传统技能的冲突,却未明确动态平衡的关键,可以适当调整。例如:《科技浪潮中的技能坚守》、《执剑还是归鞘?论数字时代的人类技艺》等。
488 0
杨清楠
高三
2025-09-07 22:04:15
在这个越来越“卷“的时代,努力“考证”成为了当下人们提升自己简历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常常寄希望于努力提升自己来更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认为这是积极可取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尤其在当下这个终生学习的时代,努力提升自我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运。此外,这也表明人们对于自己现状的不满,焦虑...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问题一:本篇文章在文章的结构段落上存有明显拖沓、与主题无关的句子,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动笔之前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段落包括分论点的设置上没有合理的规划,所以建议在文章动笔之前构思好文章结构。问题二:文章议论和事例以及道理的举证在比例上不够平衡。虽然对于议论文来说,最主要的要落脚于议论,但并不能空发议论,需要有的放矢,要针对具体的、典型的社会事件做自己的分析,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表扬一:文章虽然整体引用的示例不多,但是对于事例论证以及道理论证的运用还是比较不错的,文章的可读性强,内容充实,也有对于社会热点的分析思考,这一点还是十分不错的,继续保持。
590 0
秦浩文
高三
2025-08-26 21:54:49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 问题一:文章的首段内容略显拖沓,一般更推荐以一段式的“素材分析+中心论点”的提出,这样对于主题的表达而言更为直接,不至于拖泥带水,消磨老师的耐心,也方便用更多的文笔进行下面的事情,同时需要控制内容在三行左右。 问题二:本篇文章大多情况下语言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部分语言不够凝练,不利于文章的议论和论证,也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这里需要注意。 表扬一:对于事例论证以及道理论证的运用还是比较不错的,文章的可读性强,内容充实,但是事例论证不够新鲜,缺乏时代性,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新鲜素材和示例,从而提升文章的水平。
659 0
秦浩文
高三
2025-08-19 21:05:27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 问题一:中心论点的提出过于拖沓,一般更推荐以一段式的“素材分析+中心论点”的提出,这样对于主题的表达而言更为直接,不至于拖泥带水,消磨老师的耐心,也方便用更多的文笔进行下面的事情。 问题二:本篇文章大多情况下语言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部分语言不够凝练,不利于文章的议论和论证,也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这里需要注意。 表扬一:对于事例论证以及道理论证的运用还是比较不错的,文章的可读性强,当然也要对其它论证手法加以研究和运用了,例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手法。
682 0
杨清楠
高三
2025-08-18 22:45:18
愚公年且九十,为了改变出行不便的问题,率领子孙挖太行,王屋山,最终感动天神,移走二山。如果愚公像那位智叟一样,不去移山,可能其子孙后世都将困于大山中,与世隔绝。我们由此发问我们奋斗的目的是改变世界,还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诚然,我们的奋斗目的确实是改变世界。在人类发展的漫天群星中,诸如:瓦特的蒸汽机推...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 问题一:相较于文章结尾的出彩程度,文章的开头略显普通。关于中心论点的提出过于拖沓,一般更推荐以一段式的“素材分析+中心论点”的提出,这样对于主题的表达而言更为直接,不至于拖泥带水,消磨老师的耐心,也方便用更多的文笔进行下面的事情。 问题二:本篇文章大多情况下语言还是比较好的,引用的诗句和名言也是比较出彩的。但是部分语言不够凝练,不利于文章的议论和论证,也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这里需要注意。问题三:文章议论和事例以及道理的举证在比例上明显的失衡。虽然对于议论文来说,最主要的要落脚于议论,但并不能空发议论,需要有的放矢,要针对具体的、典型的社会事件做自己的分析,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