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找素材 >  
萧伯纳:彼此交流思想,双方就有两种思想了

加入素材篮X

X 你的素材篮已满!去腾个位置

收藏到我的素材库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我的分类

备注功能,方便后期作文素材的灵活使用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确认收藏

收藏成功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萧伯纳:彼此交流思想,双方就有两种思想了

3162   

1047   

1588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萧伯纳谈的是现代人的一个思想原则,那就是“思想与合作”原则。所谓“思想与合作”原则是指不同声音、观点的沟通、碰撞和合作,要求承认差异,强调宽容、平等和多元。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1588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清洁工的建议:“我会把电梯装在楼的外面”

    4687   1561   2350

    多年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打算增加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的电梯。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层楼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方案定下来之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商谈工程计划。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听到了。清洁工对他们说:“每层楼都打个大洞,肯定会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工程师瞥了清洁工一眼说:“那是难免的。”清洁工又说:“我看,动工时最好把酒店关闭些日子。”工程师说:“那可不行,关门一段时间,别人还以为酒店倒闭了呢。再说,那也影响收益呀。”“我要是你们,”清洁工不经意地说,“我就会把电梯装在楼的外面。”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这话,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的这一想法叫绝。于是,便有了近代建筑史上的伟大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王充:把书铺当图书馆,读遍诸子百家的著作

    4349   1455   2172

    王充是我国东汉初年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王充少年时代,父亲就去世了。王充竭尽全力奉养母亲,后来到了京城,进太学学习,拜当时著名的学者班彪做老师。他喜欢广泛地阅读,善于抓关键问题,因而进步很快。王充读书非常专心,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又很强,所以只要读上一遍,就能记住书的主要内容,甚至能够背诵某些精彩的章节。但是,家庭穷困,买不起很多书,为了满足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当时的洛阳街上有不少书铺,王充便决定把书铺当做他的“图书馆”,每天吃过早饭后,他就带上干粮,到书铺里去阅读出售的书籍。不分春夏秋冬,不论晴天雨天,他读了一册又一册书,跑了一家又一家书家书铺。就这样,他终于读遍了诸子百家的重要著作,掌握了书中的基本精神。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三组实验:及时知晓成绩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大

    4046   1343   2013

    心理学家罗司跟亨利曾做过一个反馈效应心理试验: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法: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诉学习成果;第三组只考试不告知学习结果。八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换,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则第三组的成绩有明显提升;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反馈方式的不同对学习的增进作用也不同。及时知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丁磊:大学四年最大收获,通过自学学会思考

    4285   1424   2123

    丁磊的大学时期,用传统眼光看,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除了第一个学期他每天按时作息之外,其他三年多时间,第一节课他是从来不去上的,因为他很困惑,难道书本上的知识一定要老师教才会吗?同时,他觉得眼睛还没睁开就去听课效率一定不好。丁磊说,大学四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思考。而思考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是任何人都无法强灌输进去的。因为没有听第一堂课,又不得不做作业,所以他会很努力的去看老师上一堂讲的东西,会很努力的去想老师想传达什么样的消息。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快掌握了一种重要的技巧,那就是思考的技巧。后来在接触到互联网的时候,他才知道这种技巧对他是多么的重要,因为互联网在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一本书很系统的告诉你互联网的整个结构,里面的软件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余华:应该读经典名著,而不要只读文学杂志

    4892   1630   2450

    余华虽然因为“文化大革命”没有接受正规高等教育,但广泛的阅读让他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他自己称自己的写作最初受川端康成的影响,而后卡夫卡的著作又让他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川端康成让他学会了细节的描写,而福克纳又教会了他如何描写心理。不妨让我们来听听他对几位大师的感受:“杰克·伦敦的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那句话就是:宁愿去读拜伦的一句诗,也不要去读一百本文学杂志。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读到的话,当时我明白应该去读经典名著,而不要仅仅去读文学杂志,现在看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我开始读外国小说的时候读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的笔法给了我极大的影响。记得他有一篇文章,写一位母亲坐在已经死去了的女儿的床前,结尾是这样写的: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一位出嫁的新娘。这种比喻对我影响极大,让我知道了以后在写文章时比喻应该向哪个方向走。“但凡大师都注重细节,鲁迅就是这方面的大师。在《孔乙己》的开头,一句话就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交代清楚了:咸亨酒店的格局,穿长衫的是坐在里面的,穿短衫的是坐在外面的,而孔乙己是惟一一个穿长衫坐在外面的。鲁迅在这篇文章里最棒的一笔是写孔乙己被打断腿后来酒店的场景,当时他摊开手,手里有几文铜钱,这时鲁迅用一句话点明了孔乙己是怎么来的:他满手是泥,原来他就是用这双手走来的。这一细节的描写说明了鲁迅的伟大,可以说这篇文章如果不写孔乙己是怎么来的,鲁迅就不能称之为鲁迅。“我一直迷恋川端康成,直到最后有些走投无路了。幸运的是我碰到了卡夫卡,读到了他那篇《乡村医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章中的那匹马,当时我奇怪,怎么这匹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后来我认识到,作家应该是自由的,可以说是卡夫卡解放了我写作的能力。“教会我如何去写心理描写的是美国的福克纳,这个本领让我可以用一辈子。我读了他的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一个人杀人后的心理。他全部采用了客观的视觉的描写,看完这篇小说,我总结的心理描写是:让心脏停止跳动,让眼睛睁开,去看。真正要写一个人的心理,恐怕一百万字也不够。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确实是这样,内心的宽阔不是可以去描写的。”余华自己称他一直坚持在读一些文学名著,在他看来,真正的文学作品,能给人极大的改变,改变你的想法,改变你感受的能力,甚至改变你的思维。他对此的总结是:作为一个作家来说,他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一个读者。任何一个作家他首先是一个读者,一个优秀的作家首先是一个优秀的读者,他能够体验文学作品中的力量究竟在什么地方。
    加入素材篮 收藏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