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武汉新洲区邾城街的一条小巷里,江氏秤沿袭了200多年,如今传到了第五代江玉珍、江远斌姐弟俩手里。多年来,江家秉承着“称物如称良心”的标准,不为利益诱惑所动,不赚昧心钱,没做一杆缺斤少两的短秤,他们出产的秤被当地人称为“良心秤”。挑选、刨木、制胚、打磨、包铜管、定刀口、定星位、再打磨……一杆秤在江玉珍手上要经过十多道工序、五六个小时才能制作完成。在江玉珍看来,工序虽难,但更难的却是守住自己的良心。“别看秤不大,称的可是良心。”江玉珍介绍说,江家做秤有一条原则:不做计量有偏差的“劣秤”,更不做缺斤少两的短秤。”祖上做秤曾用过“江正兴”这个牌子。新中国成立后没有沿用。“正兴”就是“心正则兴吐”。只有守规矩,才能家业兴旺。这些年,不断有商贩找到江玉珍,要她做短秤。所谓短秤,就是在秤的刀口上做了手脚的秤。刀口距离偏差2毫米,100斤的重量就相差七八斤。20世纪80年代,武汉新洲一位卖鱼商贩揣着9个“袁大头”找到江玉珍,希望江玉珍做短秤。对这笔可观收入,江玉珍没动心。江玉珍告诉记者:“老一辈传我手艺的时候就讲,千万不能昧良心。昧着良心,落不到好。做事光明磊落,心里才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