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26 0
破晓
高二
2018-01-05 20:54:13
自由,无数人们所追求,甚至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当然在如今社会之中这份自由的代价早已没有如此昂贵,但也许这也正是我们所欠缺的。但是自由从何而来,自由指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又有多少人能够回答上来?想必那些嘴里喊着自由自由的人当中,真正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也是相当之少的。自由,不单单指的是肉体上的自由,在...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对素质教育的呼唤和思考是本题的目的所在。建议,在理的时候从这个角度出发。你的文章某些点提到了,填鸭式教学,或者说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在论述的时候语言太过绝度化。文章的观点不是很清新,到底是论证自由的重要性,还是追求自由的重要性?还是教育的改革的重要性?且不说这个观点和材料本身符不符合,只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方面,是不明晰的。
24906 0
春
高三
2018-01-04 20:05:13
人们往往会觉着,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然而在我看来,将事“做对”为本分,而做“对事”也许大都靠运气。尤其是对我们年轻人而言,将事情做对尤为重要。首先,想做对的事情必须拥有能够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事实上这种能力很多时候都需要一定的眼界及沉淀作为基础,若非经过一番彻悟,又有谁敢说自己绝对拥...
任 老师点评: 春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本文的行文思路非常清晰:提出观点--作出辨析--为什么--怎么做--总结收束,层层深入。开头并没有照抄原文材料,直接入题,干净利落。第2段中对于“做对的事情”的看法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常理常识推断,进行了非常合理地论述。语言也明白通顺,阅读的流畅感很好。不过,在后文的词语的使用,观点的表达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观点的前后不一致。“做对的事情”在前文中可以说是人生的经验和智慧,在后面中却变成了投机取巧。当然,两个方面都说得通。但同一篇文章中,你的观点和与之相关的前提需要保持稳定。否则,文章的观点就会浮动摇摆,出现前后割裂。其次,论证的说服问题。在批注6、7、10中我对你表达观点的句子做了一些辨析。本文的优点是思路的层进,而层进的一个基础就是,在你进入第二层面论述之前,第一层面的观点是作为层面二的基础使用的。那么观点本身的可靠性就非常重要了。前提不稳,结论的说服力就会降低了。另外,也有些语句在主题相关性和表意上出了问题。(批注12)整体来说,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要坚持开头引入,思路,和结合生活常理推演思考的有点。加强思维内容用语词表达的辨析能力。
24927 0
zongch2021
初三
2018-01-03 21:27:53
坐在书桌前,我的眼神不安地盯着桌上的题目,手里的笔也不自然地打着转。抬头望向窗外,明月映在窗台上诉说着自然的空灵。但此刻,这些我已无心搭理。“怎么会有这么难的题呢?我的优势都到哪去了!”我不禁自语道。的确,随着进入九年级,压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各知识点的难度也可谓陡增。就连我一直强势的数学,此刻竟也开...
小方 老师点评: 本文写“我”克服做数学题时焦躁心理的故事,表达了学习时良好心态和勇敢尝试的重要性。叙事过程具体,语言较为准确到位,对“我”的焦躁情绪表达得比较真实。建议:由于本文字数达到1200以上,建议适当精简字数。可以根据故事主干,删去不必要的内容:变得焦躁——尝试克服焦躁——成功克服焦躁。
24946 1
xty2021
初三
2018-01-02 00:18:41
套上脖带,小心地将金光闪闪的萨克斯挂好,轻轻地含一下笛头,感觉一下哨片的振动,示意老师我已经准备好了。随着伴奏带音乐的响起,我的气息由弱而强,高亢明亮的乐音喷薄而出。渐入佳境,我的手指在按键上翻飞游走,身体随着音乐不由自主地轻轻摆动。行云流水的音符一再飙高,我的心也跟着飞到云霄……“恩,可以!”A老...
小方 老师点评: 本文选材很恰当,通过亲身体会乐团训练暴露的种种问题,体会了团体间合作的重要性,呼应文题“渐渐明白”。语言生动活泼,细节描写恰当。生动有趣的语言是本文一大亮色。可以提升之处在于:增设一个新段落,放在倒数第二段,主要描述“我们”是如何练习配合,最终达到演奏和谐的效果的。
25048 0
zhaotx2020
高一
2018-01-01 20:50:40
心理学告诉我们:眼睛是收藏信息最为重要的渠道。于常人而言,八成以上的信息皆因看而来。说其是一生的功课,并非妄言,在我们看人看景的同时,自己也常悄然成为别人眼中观察的对象,抑或是天地间的一道风景。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思韦伯:‘’人是社会性动物,脱离了群体,脱离了群体性,人是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的:从这个意义...
任 老师点评: zhaotx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文章的语言基本通顺,引用颇多,显示出了你的阅读积累。在“茅盾”的段落,对于“人”和“景”的关系有小小的思辨;在对互联网社交的现状中尝试联系了文章的主题。这些都是不错的尝试,值得鼓励。目前,上海卷的作文考核中最看重的就是思辨能力的体现和对于社会现实当下的关注。这两方面需要有意识地长期积累。文章整体而言,没有特别明晰确定的观点,段落之间的联系比较弱。同样,就一些段落整体而言,语句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关联,逻辑不清(特别是第二段,参加批注4、5、6)。而上文中我所说的两个优点语句中,并没有充分展开。文章的思维内容不够统一,充实。结尾出诗句引用的不错,也有明确的结构意识。可能高一阶段才刚刚学习议论文的写作,老师评分是按照高考的标准。所以不同太在意分数,知道自己做得好的地方,继续加强和保持。有问题的部分慢慢改进。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