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批改秀 >  
高中

全部 初中 高中 < 5/347 页 >

  • wangyh 高二 2025-03-23 17:04:19

    为什么人生当中希望最美好,黑格尔曾说过一句话;"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诚然,希望总是最美好的,因为它是我们心中的愿望。然而世界总是变化莫测,我们无法回避现实中的落差,但我们要尝试接受它们。龙应台在《野火》中指出自己故乡的种种弊病,她就像是一位愤青表达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的故土...

    语文 老师点评: 优点观点较为明确:文章围绕希望与现实展开论述,最终得出“立足现实,追求希望才是最美好”的结论,主题在一定程度上贯穿全文,读者能够较为清晰地把握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素材运用有一定支撑性:引用了黑格尔、龙应台以及罗曼?罗兰的言论和事例。黑格尔的话开篇点明希望对于民族的重要性,引出话题;龙应台的例子则通过其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和行动,具体阐述了将希望付诸实践的重要性;罗曼?罗兰的名言在结尾升华主题,这些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作者论证了观点。逻辑有一定条理:先阐述希望的美好,接着指出要面对现实落差,再通过龙应台的例子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又进一步论述希望要基于现实,最后总结观点,整体论述过程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缺点语言表达方面重复啰嗦:部分语句或观点重复,像多次强调希望美好但要行动,使得文章显得拖沓,不够精炼。论证深度不足分析较为浅尝辄止:对于所引用的素材,如龙应台的例子,只是简单说明她对故乡的态度和行动,没有深入挖掘这一例子背后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以及对希望与现实关系的深度解读。缺乏深入剖析:在论述希望与现实的关系时,多为一般性描述,没有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深入探讨二者复杂的联系,观点缺乏深度和独特性。结构完整性欠佳段落衔接不自然:段落之间的过渡比较生硬,缺乏必要的衔接词或过渡句,导致读者阅读时感觉论述跳跃,连贯性不强。缺乏明确层次划分:文章整体结构较为松散,没有清晰的层次布局,使得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晰,影响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B
  • 刚与柔

    1207 0

    lidaoxu2027 高一 2025-03-23 10:47:33

    语文 老师点评: 优点立意深刻:文章开篇便点明“刚与柔并非彼此对立,而是如太极双鱼般共生”的观点,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刚柔关系,富有深度,且贯穿全文,使文章论述方向明确,思想性较强。论证丰富: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大禹治水的事例典型且贴合主题,很好地体现了“柔”在解决问题中的关键作用;自然界竹子、贝壳生物的例子,从生物学角度展现刚柔并济对生存的意义;引用老子名言并以长江三峡水流为例进行印证,增添了文化内涵;恐龙和水母的对比,有力地突出刚柔相济的重要性;还结合现代工程结构设计,让论述从历史文化延伸到现代应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现实意义。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出刚柔的话题,中间分别从历史典故、自然界、名言哲理、现代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结尾联系当下,升华主题,层次分明,逻辑连贯。语言流畅:语言表达较为流畅自然,文字通顺,能够清晰地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想法。引用名言和典故,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提升了文章的文采和文化底蕴。缺点部分论述较简略:在论述现代工程结构设计中刚结构和铰连接时,只是简单提及两者特点及交替使用创造了现在的世界,没有进一步展开说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意义,略显简略,使得该部分论证不够充分。事例分析深度不足:在列举事例后,对事例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不够深入,多是简单陈述事例,缺乏更细致的分析和解读,未能将事例的价值完全发挥出来,削弱了论证的力度。

    B+
  • 王琛雅 高三 2025-03-08 13:10:33

    卢梭曾写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生活就像一场舞台剧,被既定的剧本牵引着向前,所谓的“责任”仿佛束缚着对自由的追求。但于我之见,责任与自由并非完全对立。毋庸讳言,我们的行为被他人指定的标准所评判,社会价值下形成的道德标准与应尽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常常因责任而承担不想为之事,责...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E-
  • 王琛雅 高三 2025-03-08 12:45:33

    庄子曾言:“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万物皆有局限,我们常陷于接受与突破的选择中徘徊1。事实上,两者并非矛盾,而是在认清自我局限后才可更好地突破。人类正是在不断突破局限中进步的。身为黄种人的苏炳添在身体天赋上与黑种人相比存在局限,但他却在世界舞台上通过成绩一次次打破偏见,也一次次突破了种族的局...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思想深刻,立意积极:文章围绕“接受与突破局限”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展现出作者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哲理洞察力,也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具有积极向上的引导意义。通过引用庄子、苏格拉底等哲学家的名言,以及霍金、西西弗斯等具体事例,文章有效地传达了主题,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增强了说服力。2.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出话题,提出问题;中间部分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结尾总结全文,回应开头,使整篇文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各段落之间过渡自然,逻辑连贯,使得文章条理清晰,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3.素材丰富,论证有力:文章引用了古今中外的多个素材,包括哲学家的名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历史人物等,这些素材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有力地支持作者的观点。通过具体事例的引入,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可读性和感染力。4.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成语、俗语和文学性语言,使得文章语言优美、富有文采。同时,作者也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了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达。作者能够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需要改进的地方】1.语言表达的精炼度:文章中部分句子较为冗长,可以通过简化和精炼来提高表达的效率和效果。2.情感表达的深度: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相对较为平淡,缺乏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感染力。可以尝试通过描写个人经历、感受或情感变化来增强文章的情感深度,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3.结尾的升华:文章的结尾虽然总结了全文内容,但缺乏进一步升华主题的力度。可以通过提出更具普遍性的结论、展望或呼吁来进一步提升文章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B+
  • knh985 高三 2025-03-04 20:23:39

    人人都有局限性,然而每个人对待局限性的态度却不同,有人选择接受并且放弃抗争,有人却想突破。在我看来,我们应先接受局限,再突破局限。人们接受自身局限性有一定合理性。从客观上考虑,人确实存在很多难以突破的局限,受客观物质世界的制约。如人天生的智商,人无法像鸟儿一样长出翅膀直接飞翔,我们无法长出羽毛,以及...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逻辑结构清晰:文章整体结构条理分明,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层层递进,逻辑严密。2.观点鲜明:作者对于“先接受局限,再突破局限”这一观点表达得十分明确,贯穿全文,使读者能够清晰理解作者的意图。3.论据充分:文章中引用了苏格拉底的名言、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作为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语言流畅: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句式多变,既有助于表达复杂的思想,又保持了可读性。5.启发性强:文章不仅阐述了观点,还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生动的例证,激发读者对于自我局限和突破的思考,具有启发性。【需要改进的地方】1.举例可以更丰富:虽然文章已经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比如引入更多具体人物的故事或历史事件,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部分句子结构稍显复杂:文章中部分长句包含多个从句,虽然丰富了表达,但也可能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到稍有困扰。可以适当拆分长句,简化句子结构。3.情感表达可以更加细腻:文章中对于突破局限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挫败与成功等情感的描写可以更加细腻,以更好地触动读者的情感共鸣。4.结尾可以更加有力:虽然文章结尾已经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但还可以更加有力地强调主题,或者提出一些具体的行动建议,使读者能够更明确地知道如何将这篇文章的观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B
< 1 ... 3 4 5 6 7 ... 347 >
榜单

勤奋榜 进步榜 高分榜

    批改秀
      好素材换一批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