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0
lyl2025
高三
2025-03-01 21:57:52
面对错综复杂,发展迅速的世界,许多人选择“断舍离”的生活方式来更好地认清自己的真实所求,认清初心,私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断舍离是由三个动词组成,“断”顾名思义为断绝一切不必要的联系,可能是一种不良的爱好,内心斩钉截铁地“断”绝;“舍”,为舍弃,扔掉不需要或本就不属于你的东西;“离”,就是远离,是...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主题明确:文章紧扣“断舍离”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们选择“断舍离”以更好地认清自己内心真实所求的过程和意义。2.结构清晰:文章结构条理分明,具有层次感,便于读者理解。3.语言流畅:文章语言表达基本流畅,句子结构合理,用词准确。4。观点积极:文章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通过“断舍离”来摆脱物质和精神的束缚,追求更加自由、真实的生活。【需要改进的地方】1.段落间过渡:虽然文章整体结构清晰,但部分段落之间的过渡略显生硬,可以通过添加一些过渡句或衔接词来增强段落之间的连贯性。2.素材多样性:文章主要依赖于五柳先生这一个例子来阐述观点,虽然运用得当,但素材的多样性可以进一步提升,以增强文章的丰富性和说服力。3.语言精炼:部分句子表述略显冗长,可以通过精炼语言来提高表达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保持文章的整体流畅性。4.深度挖掘:对于“断舍离”与自我认知的关系,文章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以提升文章的思想深度和启发性。
394 0
陈安安
高一
2025-02-26 23:08:37
《甜苦于劳动中交织》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劳动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要素。当人们提及劳动时,劳动之“苦”和劳动之“美”这两种看似对立的方向往往同时出现。或许有人困惑,这矛盾的双方为何如此默契?劳动中饱含苦涩。农忙时,无论老少无论晴雨,都有繁重的农活压在肩上。或是成百上千次的弯腰插秧,或是开水渠时一刻不停地撬...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449 0
陈安安
高一
2025-02-26 23:06:33
《懂你》清闲时随手翻开的一本书,造就了你我的羁绊。我沉浸于蔡元培先生黄钟大吕般的人格气韵中,不求一同穿越于那个电闪雷鸣的时代,只求懂你。懂你的生命曲线。戊戌变法的失败是你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与其说是从中惊醒,不如说是灵魂的苏醒。从此你头也不回地离开宦海,无涯轻舟,愈驶愈远。你力排众议,带着仅孙中山一...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文章思想内涵丰富,对蔡元培先生的人格、用人理念等方面的理解深刻且独到,能从宏观和细节上展现其伟大之处,体现出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认知水平。2.整体思路清晰,以“懂你”为情感线索,从生命曲线、用人魄力等方面层层递进,结构完整,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如从讲述蔡元培先生成为北大校长的经历过渡到他的办学理念,逻辑连贯。3.素材丰富多样,既有蔡元培先生在北大的具体事迹,如吸纳辜鸿铭等旧派学者,又有对其理念的深入解读,还有对他在五四运动等大事件中角色的阐述,通过多方面素材全面展现人物形象。4.语言优美有文采,运用了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学性。【需要改进的地方】1.字数不足。2.思想内容可以更丰满些。3.在描述蔡元培先生不同阶段经历时,部分内容的衔接稍显生硬。4.部分素材表述较简略。5.存在一些表述不够准确的地方。
451 0
王琛雅
高三
2025-02-22 13:05:35
卢梭曾写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生活就像一场舞台剧,被既定的剧本牵引着向前,所谓的“责任”仿佛束缚着对自由的追求。但于我之见,责任与自由并非完全对立。毋庸讳言,我们的行为被他人指定的标准所评判,社会价值下形成的道德标准与应尽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因常常不得不为不想为之事,责任...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文章深入探讨了责任与自由的关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责任与自由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辅相成。作者通过引用多位哲学家的观点和历史人物的事迹,有力地支持了自己的论点,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到的思考。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开篇引出话题,随后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论述,深入剖析了责任与自由的关系。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举例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升华,使得整篇文章浑然一体。文章在素材运用上较为丰富,引用了康德、伊壁鸠鲁、弗洛伊德等多位哲学家的观点,以及刘和珍君、白莽、柔石、史铁生、海子、西西弗斯等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些素材有效地支持了作者的论点,但部分素材的引用略显简略,如果能够进一步挖掘其内涵或背景,将更具说服力。文章语言流畅,表达准确。作者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注重语言的简洁明了,使得整篇文章读起来既深刻又易懂。
500 0
lishiqi2030
高一
2025-02-14 12:38:59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 问题一:中心论点的提出过于拖沓,一般更推荐以一段式的“素材分析+中心论点”的提出,这样对于主题的表达而言更为直接,不至于拖泥带水,消磨老师的耐心,也方便用更多的文笔进行下面的事情。问题二:本篇文章大多情况下语言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部分语言不够凝练,不利于文章的议论和论证,也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这里需要注意。表扬一:对于事例论证的运用还是比较不错的,文章的可读性强,内容充实,能够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还是值得肯定的,当然也要对其它论证手法加以研究和运用了,例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手法。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