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批改秀 >  
高中

全部 初中 高中 < 294/348 页 >

  • 镜子里的美

    27457 0

    dingym2018 高三 2017-07-20 14:09:58

    镜子常给人一种不真切感,容易使人帐然若失。人们多不愿意透过一面镜子去观察这个世界。其实,镜子里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虚像。身处信息化的时代,手机的出现无疑给人们带来了福音。你可以咔嚓一下记录瞬间的美景,亦可以在朋友圈里发表自己的感受。只要手指轻触屏幕,即使是远在千里的家人或是好友都能一同与你分享快乐、...

    邢 老师点评: 从材料中大多数人会分析出现代科技的弊端,而这篇作文以镜子和美切入,比较新颖。以镜子、美、手机为元素,散文化写法,语言优美。但是文章内容有点不知所云。镜子的缺点——手机的优点——美的多种形式——美的定义(镜子的优点)——美的表达方式——手机的优点——手机的缺点……也许你想以镜子象征反映美的工具、手段,那么就可以写以手机为镜和以文章为镜的对比。但遗憾只有结尾处几段表达了思想。前面大部分内容没有意义,甚至写到了手机的优点。诚然作为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需要修改的部分只有结尾。但作为一篇高中生的作文,需要在文章的大部分内容中加入思想、议论,可以夹叙夹议,散议结合。这样既可以保留散文形式的行云流水,又可以传递思想,不会有跑题的嫌疑。

    B-
  • 预测

    27429 0

    tongqh2015 高三 2017-07-19 20:18:05

    预测自然界中规律无处不在,冬去春来,日升月落,正是有了规律才让预测变得有实有形。预测像是我们攀引着“规律”这根绳索去敲开“未来”这扇大门。未来是如此绚丽多姿却隐藏蛰伏着危险。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会毫不对双方实力进行评估而冒冒然吹响战斗的号角;哪怕是股神巴菲特耶不会毫无预测随行投资!因而不可否置的是,遵循...

    高 老师点评: 缺乏深入的思考,有些许过度表现规律了,容易被认为偏题。注意预测里本身就隐含规律,重点突出是预测的行为,而不是依据。思维局限于预测是好的,没有考虑到抛开预测、简单生活也是另一个角度。毕竟生活不是数学题,说一就是一,得二就是二,认真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来安排生活,不囿于条框限制,也不是为一种好的态度。对于预测的内涵有点疏忽了,要从其基本含义出发分析,剖析这种行为的意义。

    C+
  • dingym2018 高三 2017-07-19 10:44:38

    认识错误还是承认错误错误,试问天底下有谁没有犯过错?人们都会有错误,但不同的是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有认识错误的,有没认识错误的,有承认错误的,又有不肯承认错误的,可谓是千差万别。这里,我想再说明一下认识与承认的区别。认识一般是自我认知,自己发现的过程,而承认则一般是被动认知后的赞同或承担。前者主动后...

    邢 老师点评: 本章本身没有大问题,稍作修改即可成文。观点明确,拒绝承认“错误”这一点比较深刻。材料选取恰当,两位哲人的话更是点睛之笔。可以将首段“有认识错误的,有没认识错误的,有承认错误的,又有不肯承认错误的,可谓是千差万别。”这句话展开,两组正反对比,使文章富于层次性与逻辑性。适当精简例子,扩充论述部分。

    B
  • 痛苦与财富

    27483 0

    dingym2018 高三 2017-07-18 17:20:57

    痛苦与财富鲜少会有人将痛苦与财富联系在一起,两者相差甚远。诚然,痛苦并不是财富,只有经历痛苦后加以思考才让痛苦发挥了它的价值。莫奈从白内障的痛苦中缓过神来,画下了价值连城的《睡莲》;三毛从亡夫之痛中清醒,挥泪写下著作《梦里花落知多少》;柳宗元从贬官后的失落痛苦中抽离,寄身于自然,笔下永垂千古的《永州...

    高 老师点评: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行文流畅。作者见多识广,例子很充分,而且贴合主题。但是例子有点单一,涉及古人的均是关于其著作的诞生,痛苦中思考只能以著作文章来体现价值吗?不尽然。需要再多多拓展。并且,议论文要写的好,例子不必过多,真正体现水平的是运用各种手法一步步论述、推论,否则会被认为是用例子堆砌而成的文章。立意上,要表扬一下这位同学,思想上已经有了那么一个意识,痛苦≠财富,那么痛苦怎样才能转化成财富呢?需要思考。但是怎样思考呢?思考些什么呢?作者就没有再深挖下去。在痛苦中思考,思考放弃?思考妥协?这些就难以使人成功了。所以,需要一种正面,积极的心态,去正视痛苦的根源所在,并尝试消解、转化为自身的动力,从而将痛苦带给自己的影响成为力量,使痛苦成为历练和强大自己的本钱。如此一来才能痛定思痛,痛得其所。

    B-
  • wangxuting 高一 2017-07-16 12:23:06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在我看来,朱自清先生的这番话,正诠释了群居与独处的最佳结合——在群居中独处。自然界中,动物们大多拥有一个共性——群居。蜜蜂互相协助,共同筑巢、采粉、酿蜜,每天都在五彩缤纷的“舞台”中央翩翩起舞,成为了最勤劳的群居益虫;每年冬季,候鸟南飞,它们结合成群体,按固...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你的这篇作文,立意正确,语言通顺流畅!对“独居”和“群居”的有点的分析比较到位。但是,文章在过渡当不够严谨,结构上还需要推敲。怎么由“群居的好处”,一下子过渡到“厌倦群居”上面来了?怎么一下子又过渡到“需要在独居中群居”了呢?在衔接上,思路有点断层!这一点需要加以改进。

    B-
榜单

勤奋榜 进步榜 高分榜

    批改秀
      好素材换一批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