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89 1
liusw2018
高三
2017-12-19 00:20:29
当人们满足了温饱的需求,自然开始追求精神的需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此语完美得表现出来了人们的状态。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想拓宽自己的视野、见识、学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旅游不单单是满足了人享受的需求,更是因为人希望自己能从这不一样的阅历中吸取到些什么,如同读书一样。所谓景,我想...
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本文思路清晰,观点有层进,展示了自己一定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本文观点的递进很明确。从单说旅游,到旅游分为自然和人文,再到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人景更重要,然后具体分析了人景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最后强调关注人类精神,提高整体素质塑造好的人景。不过,在行文的过程中没有注意“自身”这个限制条件,题目的引导,是想让考生对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是应该向外还是向内进行思考。而你在论述时,把重点放在了是物还是人,此处的这个“人”,你说的更多是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他人”,没看到对“自身”的思考和探讨。有一些偏题。另外,文章的语句问题较多,标点的使用有不规范。(高考中对标点的使用也会考察,错误过多也会扣分)整体而言,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
26490 0
jinxuechun20188
高三
2017-12-18 10:02:54
材料: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但是林中枝繁叶茂的大树又往往和其他的树保持着距离‘林“字由两个”木“组成,故独木不成林,正如单一的人无法构成群体。脱离了群体后的人是难以生存的。但是,林中枝繁叶茂的大树又往往和其他的树保持着距离,这也同人一般,细细分辨着群体生活中积极以及消极的成分,并选取合适的吸收。群体...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这个材料的前句“独木不成林”本义指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这句话陈述了一种事实(现象),即森林是由一棵棵“独木”组成的。比喻意味浓,强调团队与合作,强调“集体”的功用、价值高于个人。后句“但是林中枝繁叶茂的大树又往往和其它的树保持着足够的距离”,从“但是”一词可知,引用此语是为了引出后面的意思,在大树的前面有两个限定语“林中”和“枝繁叶茂”,同时后一句强调成为“枝繁叶茂大树的关键”在于“与其他树保持足够的距离”,可知这一句谈论的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综合来看,材料是在讲树林是成片存在,但是,树要枝繁叶茂需要与其它的树保持一定的距离。对“距离”一词的理解可以是:个体要融入群体,但是需要在群体中保持自我意识和思考的独立性,不盲目从众,不随流俗,耐得住寂寞,保持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拥有独特才干等。可以讨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也可以谈在群体中个体的独特、与众不同、有很大价值和作用。整则材料有为个体独立价值礼赞的倾向,可由自然现象确定社会、生活、人生等方面的立意。你的文章所存在的问题,我已经在文章中为你指出,如有问题欢迎提问。
26533 0
liuyang2020
高一
2017-12-14 16:41:42
与你面对面你是一句句流传千古的名诗名句;你是一位位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迁客骚人;你是一个千年古国万世积淀下的灿烂文化。此时此刻,请让我再与你面对面,漫谈着上下五千年的点点滴滴。春秋战国,一个百家争鸣,诸子争霸的时代。《诗经》中“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琚琚”的人心中最真挚的感情。还是“...
彭艳萍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 文章围绕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经典诗文或迁客骚人,来漫谈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就整个行文来看,你的文学素养不错,人文积累较为深厚,古今仁人思士,信手拈来,举例不落俗套。语言流畅,内容也较为充实。 不过文章在表述上,很多语句都过于空泛,缺少实质内容,文章前部分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时期,已经列举了大量的名篇、名人名句,第五六七段还只是空谈其论,那么这样写是为了什么,你想通过这些表述什么,或者说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如果只能用优美的诗文而无自己的思考,就会显得华而不实。同时,文章不满800字,希望你多注意哦。
26615 0
zhangpengyang2018
高三
2017-12-10 13:41:3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号召。当下,我们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强调“变”的意义,却忽视了“不变”也有其非凡的意义。对于个体而言,对童真的坚守有其重要意义。童真是人生初始阶段最可贵的品质——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可是,身处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网络中,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与感悟往往被名利、物...
彭艳萍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就整个行文来看,你的文学素养不错,人文积累较为深厚,古今仁人思士,信手拈来,举例不落俗套。文章以“不变的意义”为中心论点,并从其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性展开论述,而后又引用苏轼的话,同时也肯定了“变”的意义。很有自己的见解。总的来说,立意较深刻,层次清晰,内容充实,是一篇还不错的文章。但文章也存在一点不足:个别地方阐述的不够清楚,思考的不深入,例如“坚守这份童真,对于个体有着非凡的意义”,其实它对于个人乃至国家都有重大的意义,但意义是什么呢?这里只是泛泛而谈,不深入,缺乏深思。
27277 1
bigsheep
高三
2017-12-03 22:07:40
拥有勇气与宽容一位名叫索克曼的牧师说:“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社会正是由少数和多数组成的,因此我认为:我们既要有敢于提出新思想的少数人,又要有能宽容少数人的多数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发展。少数是指在某一领域有先进思想的人,多数是指对于旧思想保守的人...
彭艳萍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就整个行文来看,本文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审题立意、选材都紧扣关键词。行文结构采用典型的总分总式结构,先就作文材料引出观点,指出“我们既要有敢于提出新思想的少数人,又要有能宽容少数人的多数人,这样才能发展”;进而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最后结尾总结,收束全文。在整个论述过程中,语言平时,论证观点娓娓道来,逻辑性比较强。所选择的事例,都能扣住论点,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篇文章也存在一些不足:有的事例(例如第三段)只是停留在解释题意的思维层面,未能将分析引向深入。
清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