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7 0
zhangxinyi24
高三
2024-05-15 16:14:2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很多的值得传承的文化瑰宝,而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更好的传承呢?是保留它的原汁原味,原封不动的传承,还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其以一个新的形态和方式去进行传承。现在的年轻一代有相当一部分的人都理解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听不懂伊呀婉转的戏曲,也欣赏不了行...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 问题一:中心论点的提出过于拖沓,一般更推荐以一段式的“素材分析+中心论点”的提出,这样对于主题的表达而言更为直接,不至于拖泥带水,消磨老师的耐心,也方便用更多的文笔进行下面的事情。 问题二:本篇文章大多情况下语言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部分语言不够凝练,不利于文章的议论和论证,也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这里需要注意。问题二:事例论证援引太少,不能细化。对于文章中对于传统文化事例的援引,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不够具体,这只是一种先行的社会大现象,需要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表达,比如可以引用火出圈的“河南卫视春晚”,再比如“太极养生”在年轻人群体中的蔓延等,都是比较不错的事例。
3713 0
Ocsaif
高三
2024-05-14 23:23:57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问题一:本篇文章在文章的结构段落上存有明显拖沓、与主题无关的句子,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动笔之前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段落包括分论点的设置上没有合理的规划,所以建议在文章动笔之前一定要规划好文章的分论点。 问题二:事例论证援引略少,不能细化。对于公司为了利益作出各种决策的援引,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不够具体,这只是一种先行的社会大现象,需要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表达,比如可以引用大厂“35岁危机”等事例。表扬一:文章的结尾和开头能够呼应题目还是不错的,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将会更为出彩。
3289 0
gyy2024
高三
2024-05-12 13:47:59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 问题一:中心论点的提出不够规范,一般更推荐以一段式的“素材分析+中心论点”的提出,这样对于主题的表达而言更为直接,不至于拖泥带水,消磨老师的耐心,也方便用更多的文笔进行下面的事情。问题二:本篇文章大多情况下语言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部分语言不够凝练,不利于文章的议论和论证,也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这里需要注意。 表扬一:对于道理论证的运用还是比较不错的,文章的可读性强,内容充实,引用的一些名言警句也比较契合该段的分论点,当然也要对其它论证手法加以研究和运用了,例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手法。
3327 0
panyj2026
高一
2024-05-09 20:06:54
人们都说,渴望与他人有心灵上的共鸣。这的确是人之常情啊,一句“我理解”,减轻了多少孤独,坚定了多少前进的方向。我们需要去理解他人,可在那之前,我们应先理解自己。很多人将“理解”粗浅地认识为:知道一个人做事的动机,前因后果,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就算理解了。实则不然,那种理解冷漠淡然,因为少了最重要的部分...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问题一:本篇文章在文章的结构段落上存有明显拖沓、与主题无关的句子,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动笔之前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段落包括分论点的设置上没有合理的规划,所以建议在文章动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中形成自己分论点。问题二:文章议论和事例以及道理的举证在比例上明显的失衡。虽然对于议论文来说,最主要的要落脚于议论,但并不能空发议论,需要有的放矢,要针对具体的、典型的社会事件做自己的分析,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问题三:本篇文章大多情况下语言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部分语言不够凝练,不利于文章的议论和论证,也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这里需要注意。
3339 0
cfg060824
高三
2024-05-08 16:36:59
在快节奏的当下,电子阅读已经开始逐步取代纸质阅读,成为了人们闲暇时光放松的工具,然而,仍然有不少成年人依旧坚持传统纸质图书阅读。对此,有人认为“读屏”意味着碎片化的浅阅读,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两种阅读方式可以共存融合,相得益彰。诚然,人们在电子阅读时往往是从其中得到纯粹的乐趣,而不去思考文字中冰川之...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问题一:本篇文章在文章的结构段落上存有明显拖沓、与主题无关的句子,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动笔之前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段落包括分论点的设置上没有合理的规划,所以建议在文章动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中形成自己分论点。问题二:中心论点的提出过于拖沓,一般更推荐以一段式的“素材分析+中心论点”的提出,这样对于主题的表达而言更为直接,不至于拖泥带水,消磨老师的耐心,也方便用更多的文笔进行下面的事情。问题三:文章议论和事例以及道理的举证在比例上明显的失衡。虽然对于议论文来说,最主要的要落脚于议论,但并不能空发议论,需要有的放矢,要针对具体的、典型的社会事件做自己的分析,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