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91 1
zhujiaying
初二
2017-10-22 19:35:49
残阳似血,余晖悠长把老人死亡影子拉长了,不便捷的手脚有些颤巍的拄着拐杖,缓缓地走着。“外婆!”不远处的我喊了一声,那颤巍的背影转了过来,她脸上皱纹像是散开了:“侬回来啦?快去吃饭吧”笑意之浓,恍惚间驱散了这乍暖还寒的春天丝丝冷意。记忆之中,似是很少见得到外婆的背影。儿时好动,而外婆又胖,腿脚也不好使...
邢 老师点评: 文白的语言是亮点,偏诗化,温暖动人,但是有些句子不通,建议仔细检查一下。结构安排得很好,几次背影,逐渐深入,点明背影里蕴含的等待和爱。细节描写有,但不够充分和突出,可以再加一些对外婆的外貌(尤其是背影),动作描写。另外,几乎所有写老人的背影都是佝偻着背、拄着拐杖,想一想有没有可以创新的东西。
26663 0
KENXIAOPANG
初三
2017-10-12 09:07:45
彭 老师点评: 作者记叙了生活中的一些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叙述是详尽的,对于女主人公的姿态和外貌都有描写,男女主人公的生活日常也是有展开。中心材料也是比较符合题意的,也比较重视环境描写和一些细节进行侧面衬托,这说明作者是有一些技巧积累的。但是,文章的详略安排有些失当,本文想写的是“路口”,在那个路口发生的事情对自己的触动,但作者把这具体的触动简单化了,而将男女主人公的生活场景过多的去描述,结构上安排有些混乱。
26639 0
jyy2022
初二
2017-10-11 22:22:06
高 老师点评: 第二段:没有美感,而且不明意义。既然不知来源,又何以温暖你的心?第三段:对一楼不熟悉这个事情,不需要猜测吧,故作繁复,这句话累赘了。第四段:这个想法是从何而来?无头无尾的,有些突兀。第五段:“又是有风又是出晴”有语病。“势必”用词不当。第八段:你怎么知道衣服掉落的准确时间点?第十二段:“极不信任”不合情境。有几个问题:衣服飞跑事件,你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写的还是听完母亲叙述写的?这种真实事件不能用小说的方法写(自己是上帝视角),你既然看见了,为什么不去提醒妈妈衣服掉了?你如果是听妈妈讲这件事才得知的,那些细节描写就铁定是你的脑补了,极其不自然。另外,文中提到通过这件事,你改变了对这家人家的认识。那么势必会有一个对比,比如你一开始觉得他冷漠,后来发现他热心善良。但是文中没有体现,只有一开始你对他不太了解,后来了解了。这是认识的过程,不是改变的认识。其次,102住户怎么知道这件衣服就是你家的?精准查找?情节有点不自然不真实!一个小小的事件不够情真,材料还需再修改。
26718 0
污皇子夜
初三
2017-10-03 22:26:57
传承的力量,如同树木的繁衍,连绵不绝,生生不息。——题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座大山,经历了五千年的风吹雨打,流水冲刷依旧巍然耸立,直冲云霄。他就像天柱一般稳稳地撑起了山顶上的那一片青天。这座大山叫作——“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山上总有潺潺清泉流下,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流进大江南北,流进每家每户,灌...
小方 老师点评: 本文讲述了“我”接触古典诗词、小说的过程,以及“我”从这些作品得到的收获。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26732 0
lmy
初二
2017-10-03 19:27:18
苏苏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本文具有选材得当,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等优点。但是本文也有一些不足:一、无论是开头结尾,还是中间,都缺乏亮点,是一篇正规中距的记叙文,在语言上没有追求亮点,细节描写不足,概述太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没用上,语言缺乏生动,或幽默或文采,有自己的风格。二、中间写你备考的段落太朴实平淡,可以通过借景抒情来表达你在努力备考。三、结尾也可以通过情景交融来达到点题,加油。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