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29 0
chenyf2023
初三
2020-06-17 21:18:11
“世上最好最美的事是看不到甚至触摸不着的。必须用心才能感受到。”----海伦?凯勒袅袅一缕轻烟,翩翩一段拂袖,掀开许久未碰的琴罩,眼前的是久违的二十一根琴弦。月亮踩碎星光,微风拂过风铃。因为疫情,只能在家度过这个寒假。而也就是在这非常时期,给了我机会把生活、脚步放慢下来。抛开手机和游戏,用心,也能感...
teacher-B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表扬一:开篇使用了环境描写,刻画了作者在晚上月下弹琴的景象,烘托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是不错的开头方法。表扬二:使用了想象,通过刻画场景来展示《高山流水》这首曲调,能够体现作者有在认真倾听、静心倾听。问题一:对于题目悟的出现仅仅在文末。前后逻辑也不通顺,比如后文提到的小时候与长大从不懂曲调到身临其境,但是前文并没有写小时候来和后文进行一个对比。问题二:没有体现出刻画这首乐曲给作者带来的作用是什么,悟需要的过程没有体现,悟是一种不懂到明了的过程,并不是直接写”明了”一个部分就够了。
26540 11
chx2023
初三
2020-06-11 15:58:59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题记冬天死气沉沉,寂寞如雪;冲天,春暖花开,生机勃勃。冬天是一个冷酷的杀手,它扼杀了许多可爱的生灵。它使花朵凋谢,小草枯萎,落叶凋零,使梧桐在一夜之间秋叶落尽,使脆弱的生命在这个季节走向终点。今年的冬天格外冷,格外肃杀。这个冷彻人心的雪花起初落在华...
teacher-B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问题一:文章的叙述比较多的是平铺直叙,缺少了情感的跌宕起伏,不能引起读者一种注意力和关注。问题二:两篇文章都有错别字,请注意。问题三:文章中有前后逻辑不准确的,见批注1。问题四:段落与段落之间缺少过渡句进行一个情节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17939 0
snake
初三
2020-06-09 18:37:30
奔跑在追梦路上未曾想,转眼到了春天,冰雪消融了,化作淙淙的春水。带着银铃般的笑声跑来,这笑声抽的树木发芽,闹得鲜花怒放,嚷得小鸟苏醒。就是这么一个季节,我也在追梦路上奔跑。对于时间早已麻木的我,想着离中考还有几个月,原本喧闹的班级在这一刻都埋头苦干,生怕谁多做了一道题。我看着这一幕,心里竟想着放弃。...
teacher-B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表扬一:开篇使用环境描写,能够点明时间点。问题一:主要事件本末不能很好地安排,主要论述的情节出现在文章一半以后了,具体建议见批注3.问题二:文章出现了两个具体的记叙事件。问题三:全文对于题目的提及过少了。
19315 1
liwq2023
初三
2020-06-07 10:06:10
那声音,常在我耳畔至今忘不了,那一道聚光灯下的魅影,忘不了他手中的吉他,忘不了那阵阵琴声,那声音,常在我耳畔。在听完一场音乐会之后,目睹着台上那手持吉他的帅气身影我的心中埋下了作为吉他演奏家的种子,为此,我开始学习吉他。第一次肯定是艰难的,那把古朴的木质吉他,在我手中只能发出几个简单的音符,无论我如...
teacher-B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表扬一:首先非常擅长使用修辞手法,文章两处的比喻都能够恰到好处地描绘小提琴的声音。表扬二:从结构来看,开篇即点题,全文能够多次明的暗的体现出“那声音在我耳畔”,比较契合题目。问题一:部分表述问题(比如批注4),还有一些做出了更改,可以参考改写和批注。问题二:文中作者把“那声音”分成了吉他手的琴声和作者弹奏的琴声,会有一些分不清,不如直接就把“那声音”作为吉他声,吉他手和作者的琴声再详细写会比较好辨别。
19404 1
chenyf2023
初三
2020-06-06 21:42:43
她如同狂风暴雨时的一束光芒,让雨滴不再黯淡;她如同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星,让宇宙不再孤寂;她如同夕阳下的晚霞,给予天空色彩,给予世界光亮.....她的这份爱,让我在黑暗中看见黎明。雨丝斜织,狂风呼啸。没有鸟儿欢快的歌唱声,传入耳中的是树叶的沙沙声。脑海中仍回想着刚才的一幕。“欢迎同学们的到来,愿你们在...
teacher-B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表扬一:使用了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和排比,开头使用修辞较为新颖。问题一:叙述对象重点搞错,谁的爱照亮了作者的道路?重点在于写作的对象对于作者,母亲对于作者的行动在文章当中出现得过少,并且文章记叙作者的事件基本上和母亲是断开的(比如练琴是作者独自一人,和母亲没有关系)。问题二:语言使用错误,引用一个人的话语序是错误的。问题三:题目仅仅明确地出现在了结尾,且全文对于母亲给作者的爱体现不够,甚至用一句”简单的一句话“带过母亲的语言。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