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34 1
xiaopeichen2016
高二
2017-08-02 19:49:45
随着移动互联网交流方式的发展,“表情包”登上了我们日常交流的舞台,一时间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人们沟通的主流方式之一。表情包因其生动的图像、特定的符号以及简单的文字而受到了男女老少的青睐。除此之外,表情包还因为能一目了然地被人理解,缩短了打字时间而使人愈发“上瘾”。表情包也体现出流行文化的强大力量,...
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点评你的作文。首先,本文有着不错的思想深度,结构清晰,能看出你阅读积累和思考能力。不过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一、观点论述不算有力本文先通过分析表情包何以流行的原因(部分准确,部分不是很准确),然后提出表情包式的交流的流行导致了文字的传情达意变少,人们内心感情的交流沟通衰落,精神世界空虚。然而这三个分层次的观点是我在第四段你给出解决措施之后反推出来的。而重点的第三段落中,语句并没有很完整、清晰地表达出这些观点。主要体现在思路跳跃上,比如说表情包代替了文字交流,所以产生了什么问题?那么我想问为什么独有表情包有这个问题,文字就没有么?只要用了文字,感情沟通就会变得很好么?道理没说出来。再比如香农那句,只说了观点(或者说结论),并没有展开证明论述,说表情包不能很好的传递感情,有没有例子可以解析下?(并且与之后的一个段落意思矛盾冲突了,详细在旁批中。)紧密相连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整篇文章全部都是纯说理,作为一个时效性强的社会话题,没有任何一个例证。以上这些都会大大削弱你论证的说服力。二、观点分析上的一些问题我们来看第三段落,根据词汇的出现频次和语句的逻辑来看的话,你其实是将重点落在了“情”上。然而老师恰恰认为如果是表达简单的情绪和心情(甚至一部分情感)来看的话,表情包相比于文字其实是有优势的。想想我们实际的社交中的情景,就会发现,除了文字语言,我们还有肢体语言:表情,动作,甚至生理反应(比如因羞涩而脸红,因恐惧而出冷汗,因紧张胃疼等。想歪得话请去面壁)。文字不好表达这些,或者虽然能表达,但没有表情包生动形象。而在你观点论述不利的情况下,加之分析上有失误,这个论述就很难立得住了。
26908 4
提高作文ing
初二
2017-08-01 15:12:18
生命的另一种姿态——读《我与地坛》有感最初了解这本书,我对它的题目充满了好奇,时常猜测作者与地坛有如何的关系。后来翻阅过才知道,原来这是一本史铁生先生的散文集。初初知道史铁生时,对他的印象只是一位双腿瘫痪的老人。而看他的照片,完全无法将他与“作家”这个词联系在一起。读了几篇他的文章之后,我对他的印象...
小方 老师点评: 本文是一篇颇为诚挚的、有着个人独立思考的读后感。同学能够抓住作品中的主要精神内涵,联系实际,揭示作品给自己及他人所带来的启示意义。
26885 0
zlf13816017386
初三
2017-08-01 12:50:32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因此我的书架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这些书向朋友一样一直伴随着我,也见证了我的成长。第一层放的是图画书,那是我幼儿园的时候爱看的。还记得当时每次和妈妈去超市时看到这类书,我都会驻足,拿出几本翻一翻,而翻倒喜欢的,就会向妈妈嚷嚷着要买,妈妈一开始还不同意:“家里那么多图画书了,还要买!...
王 老师点评: 一、立意。立意新颖,把一直陪伴自己的“书”作为写作的对象,很有新意。二、语言。语言顺畅,叙事完整。但在语言的表现力和技巧的运用上还有所欠缺。三、结构。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让人一目了然。很好。
26891 0
tongqh2015
高三
2017-07-31 22:56:13
慎小当毛发落入眼睛会让人难以忍受,纤纤毛发虽在平常不会引人侧目,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微小的事物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忽视哪怕是微小的蚁穴,却会带来难以转变的严重后果。美国挑战者号宇宙飞船在发射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就此遇难,而造成这的原因却是计算中小数点的错误。微小事物带来的“蝴蝶...
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点评你的作文。跟之前的那篇一样,这是一篇在立意和机构上非常平稳的作文。显示出你已经具有了非常熟练的考场作文应试能力。观点准确,结构清晰,虽然偶有语病但语言整体通顺简练。唯一的问题就是立意都比较浮于表面。文章读下来会发现,微小的事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要重视点滴积累,观点都是比较老生常谈,论述的过程和思路也没什么创新之处。而文章的行文和结构也是跟立意高度相关的,立意没什么深度,就是横向论述的方式,说完这面说那面,哪一面都没说深入。另外就是注意小的语病的问题,上海卷没有语言基础知识的专门考察,所以会在作文里体现。
26952 0
tongqh2015
高三
2017-07-31 22:41:47
双手抱胸,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但若是此情此景之下,你还能从容得一如既往吗?1936年6月13日,在庆祝德国军舰的下水仪式上,所有人都在向元首行纳粹礼,只有一人双手抱胸,面露不屑。正因为他鹤立鸡群的表现,世人称他为“勇者”。当身边都是全是疯子,可怜人和狂信徒,他为何还能够坚守自己那份孤独的勇气?歌德说...
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点评你的作文。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典型的“三段论”文章。文章由一个纳粹时代背景下"不行礼"的德国人引出个人的勇气话题,再由德国大文豪歌德对于勇者的观点引出后面三个分论点。在立意和结构上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语言表现得非常顺畅,材料也体现了你有丰富的文化素养。有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三段论式的写作,分论点之间都是并列的,思想观点没有层进,看总论点(开头和结尾部分)就大概知道你要说什么了,这种有几个并列观点的总论点也很难说有什么深意,在现行的以立意入等评分的制度下,这样的文章比较难以获得高分(二类及以上);二是因为总论点里有魔法这一点,这是个很难说清楚的词,不知歌德是否对这句话有一个更为详细的解释,但你在叙述的时候,确实有牵强附会的痕迹,这样会削弱文章的整体说服力;三是在第一个分论点论述的过程中犯了以叙代议的问题,叙述故事材料不代表观点自主呈现,你学要结合材料把观点讲出来。另外的小问题就是注意结尾要回扣题目,题目是行礼,虽然你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勇气的话题上,但结尾是还是要回扣到行礼上。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