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0
chenyc
高三
2025-04-20 19:03:30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立意深刻:文章围绕生活中人们对“精致”的误解展开,深入探讨了生活品质与个人内心追求的关系,涉及到对海德格尔、老庄、孔子等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立意深刻,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让读者对生活的本质和价值进行深入思考。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丰富多样。结构清晰:文章开篇提出问题,指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普遍认知误区;接着分析这种误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然后从哲学思想和具体事例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强调应先寻内心标准再摒弃细节,在曲折中逐步推进论证,层次分明,逻辑连贯。【需要改进的地方】部分内容表述不清:“各执一词的标尺‘精细’能否真正被大众化认可?思想汇报的模板又能否真的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这句话中,“各执一词的标尺‘精细’”表述模糊,不清楚具体所指,使读者难以理解其确切含义。“‘大量’的精细(细节)无法触及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不也是舍弃细节,追求本质的基础上达到‘超我’的境界吗?”这里“大量”用词不当且搭配奇怪,可改为“机械式的细节无法触及……”。论据不够丰富典型:在阐述盲目追求大众标准的危害时,主要列举了减肥、工作追求业绩指标等少数几个例子,且减肥的例子表述较简略,缺乏更具体深入的剖析,难以全面支撑起庞大的论述主题,在论证力度上稍显单薄。对于正面观点的论述,虽然引用了哲学思想,但缺乏更多现实生活中普通人如何基于内心标准追求生活品质的具体事例,使得文章略显抽象,与读者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语言瑕疵:存在一些错别字和语病,如“思想的回报是微博、微信朋友圈疯传一时的爆款文章”中“思想的回报”应改为“思维的回报”;“做任何事不如以思考而是求取于机器或旁人的标准”表述不通顺,可改为“做任何事不是依据自己的思考,而是求取于机器或旁人的标准”。部分语句表达啰嗦,如“人们仅仅为了减肥、减肥目的,不加分析盲从地追求完美体型,最终以失败告终,导致一事无成。”可改为“人们只为减肥,不加分析地盲从追求完美体型,最终失败,一事无成。”
234 0
chenyc
高三
2025-04-19 19:00:50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主题深刻:围绕“叩问灵魂,驻足永恒”这一主题,探讨了时间、瞬间、灵魂以及永恒等深刻的哲学内涵,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入思考。2.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引用孔子和苏格拉底等的名言及故事,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3.与时代结合:联系当今AI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讨论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关于永恒的误解和对自我发现能力的丧失,体现了文章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4.启发性强:文中多处运用反问句,如“又有谁会……又有谁会……”引导读者反思人们在日常中忽略的瞬间,激发读者的思考,增强了文章的互动性和启发性。【需要改进的地方】1.语言不够精准:存在一些用词错误和表述不清的地方,如“牢旧老人”“时代变革文快”“口吻”等,影响了文章的准确性和流畅性。2.逻辑连贯性欠佳:部分语句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例如在阐述不同例子时,过渡稍显生硬。有些段落内部的逻辑也存在一定问题,如讨论AI与永恒瞬间的关系时,逻辑推导不够清晰。3.论据阐述不充分:对于所举的一些例子,如《宽容序言》中的故事,只是简单提及,没有详细展开论述其如何体现永恒,使读者可能难以深刻理解其与主题的紧密联系。4.字体不太清晰,可以工整些。
268 0
周墨
高三
2025-04-16 19:18:26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主题明确:文章围绕对怜悯的思考展开,主题明确,始终聚焦于探讨怜悯是谁的本能、谁应被怜悯以及怜悯的程度等问题,没有偏题现象。2.结构基本完整: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提出思考话题,中间分别从怜悯的广泛性、及时性等方面进行论述,结尾呼吁大家主动怜悯他人并注意程度,结构较为清晰,框架完整。【需要改进的地方】1.表述与逻辑方面:部分语句存在表意不够清晰准确的问题,致使表达不精准,影响整体的逻辑严谨性。文中有些长句逻辑较复杂,表述略显生硬、啰嗦,使得文章节奏不够流畅。2.整体逻辑连贯性欠佳,在阐述不同观点时,过渡不够自然流畅,比如从论述怜悯的广泛性到及时性,衔接不够紧密。3.内容与深度方面:观点虽然有一定独特性,但对于怜悯的对象和程度的思考不够深入全面,只是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分析上,缺乏更深刻的剖析和独到见解。论据相对单一,仅引用了《屈原列传》中的例子来论证观点,且对例子的解读和运用不够充分有深度,没有更好地支撑起相关论点。4.语言与文采方面:语言较为平实、朴素,文采稍显不足,修辞手法运用较少,描写性和感染力不够强,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部分语句存在语病或用词不当的情况,影响了文章的整体质量和阅读体验。
338 0
wuyuzhe2028
初三
2025-04-10 11:24:03
看着课桌上那袋已经有点陈旧了的彩铅,思绪被拉回到了那个特别的日子。我坐在人声鼎沸的教室,不知所措,我手指紧紧攥着桌边目光犹疑不定?讲台上,明亮的光线照在同学们的画作上,他们欢快地展示着自己的得意之作,而我只觉得胸口愈发沉重,仿佛有块大石压着,让我喘不过气来。我越发不安,焦急地四处张望。突然,有人轻轻...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情节完整且连贯:从开篇因彩铅陷入回忆,到讲述教室中的紧张遭遇,再到程邦睿的仗义相助以及两人友谊的逐步建立,最后以对友情的感悟作结,故事脉络清晰,情节发展自然流畅,能很好地引导读者进入作者创设的情境。2.人物刻画较生动: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如程邦睿整理仪表、坚定询问并细心帮“我”处理伤口等细节,初步展现出他热心、细心且真诚的人物形象,而“我”的情绪变化与内心感受也使“我”的形象较为鲜活。3.主题明确有深度:文章紧紧围绕友情展开,深刻地阐述了友情在困境中给予支持以及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让读者感受到真挚情感的力量,并能引发读者对友情的思考与珍视。4.语言表达有感染力:在描述“我”的紧张、程邦睿的关切以及“我”对友情的感慨时,用词较为生动,比如“胸口愈发沉重,仿佛有块大石压着,让我喘不过气来”,强化了情感表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5.结构清晰:采用顺叙的方式,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行文,从回忆与程邦睿初识的场景,到相处过程中的事件,再到最后对友情的总结与升华,层次分明,易于读者理解和把握。【需要改进的地方】1.部分用词不当:如“洒家”“小的”等词汇属于古代白话小说中的自称用语,在现代语境中使用显得突兀和生硬,不符合文章的整体风格,破坏了语言的流畅性和协调性。2.表述稍显生硬:在人物对话和部分场景描写上,语言不够自然流畅。3.细节刻画欠火候:虽然有一定的细节描写,但整体还不够丰富细腻。4.段落过渡不够自然:部分段落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和自然,比如从“我”受伤到程邦睿发现并帮助的情节过渡略显仓促,使得文章的节奏有些突兀,影响了整体的阅读体验。
393 0
范天悦
初二
2025-04-05 21:01:30
藏在漆扇里的韵味以漆为笔,以水晕色,一半人为,一半天成,成就了充满未知惊喜的漆扇,这就是漆扇的魅力所在。暑假,我和父母来湖州小镇游玩。穿过青灰色的石砖路的小巷,三四个水缸映入眼帘,水缸上方倒吊着十几把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扇子,原来是一家漆扇体验馆。我从小就学习绘画,迫不及待地进入馆中,想一探究竟,观...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主题明确:文章以个人兴趣为切入点,围绕漆扇班徽设计展开,深入探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鲜明,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2.内容具体且生动:文章详细描述了漆扇制作的过程、班徽设计的灵感来源以及最终的展示效果,内容具体、生动,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喜悦之情。同时,文章还通过佩戴班徽的感受,进一步强调了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承和影响。3.结构清晰且层次分明: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组织内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漆扇制作的初学到熟练掌握技巧,再到班徽设计的构思与实现,最后到佩戴班徽的感受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每一步都环环相扣,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易于理解。4.语言优美且富有感染力:文章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生动的描绘手法,使语言优美且富有感染力。【需要改进的地方】1.部分句子表述不够精炼:文章中存在一些表述略显啰嗦或重复的句子,可以通过更精炼的表述来增强连贯性。2.逻辑关系有待进一步强化:虽然文章整体逻辑清晰,但在一些细节上,如班徽展示与佩戴班徽感受之间的逻辑联系,可以更加紧密和自然。例如,可以明确指出佩戴班徽是班徽设计完成后的具体应用和延伸,这样能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3.主题升华部分不够深入:文章在主题升华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但整体上还不够深入和具体。可以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个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更深刻的体现。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