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6 0
xiahk2020
高三
2020-04-25 12:04:54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班门弄斧”,指的是不自量力地在比自己强的人,甚至专家面前卖弄。但是,所谓班门弄斧的行为,真的一点不可取吗?作为一条小狗,我们真的要在大狗面前噤若寒蝉吗?并非如此,相反,我们不应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自惭形秽,而是应该去叫,应该用上帝给予我们的声音去叫。我们可能在生理上不如别...
钟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你的作文主要存在一下问题和现象。问题一,本文在论述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内容太多的重复,你虽然分了三个分论点去谈,但是三个分论点最后的呈现出来的内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需要拥有勇气,这其实反映了你在审题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声音这个重要的部分。问题二是关于我们怎么做这个方面的论述,没有很具体的展现,只是说我们应该要拥有勇气,但是没有提到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培养我们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怎么样去培养敢于发声的勇气
18728 1
wtx2022
高一
2020-04-20 21:46:33
teacher-B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表扬一:书写端正,为文章加分了。表扬二:就分论点、观点来看,全文分论点观点出现位置清晰,表述明确简洁。问题一:题目的起名是:踏出舒适区相较待在舒适区利大于弊,过长了。题目的选择最简单的就是观点,这里可以改成:踏出舒适圈。问题二:再次强调议论文禁忌:不要出现主观性词语,具体见批注部分。问题三:例子的使用:首先作文例子和论述部分的比重相差大,论述过多。再者例子的选择有同一类的例子和写一群人的例子,需要更改。问题三:文章结构方面,结尾过长了,一般结尾是一句话的,最简单是重复一下观点。
17204 0
xuanyc2020
高三
2020-04-20 20:01:43
爱上一首诗歌,或者说爱上文学,也许无法直接改变世界、处理难题,但可能因此改变我们对世界,对难题的理解。因为文学可暂时作为我们的避风港,当我们从其中汲取了能量,便可再次前行。文学有些时候是某个平行宇宙的缩影,它里面提供的有些解决方案是值得被我们采纳,并运用于处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难题。因为有些难题具有普...
teacher-B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表扬一:就例子的使用而言,全文出现的例子较多,也不乏有新颖的例子,如果可以详写新颖的例子、把积累到的更多新颖的例子拿来替换出现率高的例子,会为文章增彩。另外只有排比论证,即三个例子间隔才使用分号,具体见批注3。问题一:就思路结构来说,文章没有出现明确的观点和分论点,一般考试中保险起见观点是出现在第一段末尾的,而分论点建议出现在分论点段的开头,便于阅卷老师发现。问题二:全文例子总体过多,且都是几句话带过的简写例子,建议例子和理论部分的比重调整一下,对于新颖的例子增加详细的赘述。问题三:批注2提到的原因分析,是指:对社会上某一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比如这里的为什么文学能改变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再次说明:原因分析2个原因为佳,放在文章的第二段单独成段。
17259 0
zhanghao2020
高三
2020-04-19 15:31:15
无论是宝剑的锋芒,还是鹅卵石的光滑,都是美好的,令人赞叹的,但它们形成的方法却迥然不同,宝剑的锋芒是经由锤子的敲打,鹅卵石的光滑是由溪水的冲刷,无论是刚猛,还是柔软,都可以将事物打磨,使它们不断地“成长”。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成长历程,无论是什么样的经历,都不会轻松,看似宝剑的形成不鹅卵石要快,要尖...
teacher-B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表扬一:作文结构方面:结尾简洁、较明确。问题一:作文使用禁忌:再次强调,不要出现模糊性词语!问题二:就例子而言:全文使用例子较少,且多为一笔带过,文章分论点段至少一段需要具体人事的例子。问题三:就观点、分论点而言:不论观点和分论点,两个关键词之间是分离的状态,既然选择两个关键词都写作观点的方向,就应该体现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具体评价见批注5)
21255 0
ywd2023
初三
2020-04-19 14:09:47
作文:我渴望再次出发几次和母亲回东北看望外婆,发现那里的人总是说话嗓门很大,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商场里,老远处大家就大嗓门的招呼着对方。不禁让我感觉这里的人有些粗鄙。可是在我那一次回东北后,我却对再次前往东北充满了渴望。过年回姥姥家,由于今年母亲有事,我只能一个人回去了。下了飞机后,我原以为能轻松找到姥...
钟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你的作文主要存在一下问题和现象。问题一:对于主题事件的选取上,个人认为还可以更为典型一些,一旦主题事件具有典型性,所达到的效果可能是事半功倍的,也就有话可说一些。 问题二:对于文章的主题叙述上一定要有开始、高潮、结尾的区别,不能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丝毫没有情感和心理上的变化,虽然本篇文章你采用一些文字来表明自己的心理落差,但是在文字上还是略显单薄,这种感觉并不明显和强烈。 问题三:文章语言过于平实和口语化。这与你平时的阅读积累有关系,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和丰富程度是文章把握和评分中的重要一环,一句话能够戳中读者的内心就是成功的,所以注意日常的积累,继续努力! 表扬一:掌握了一定的人物刻画的手法,包括正面对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还有就是触及到了对于人物所处侧面环境的刻画和衬托,这样会让文章的主体表现更为的明显和深刻。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