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找素材 >  
元曲专家王学奇教授:我要再补充一百万字!

加入素材篮X

X 你的素材篮已满!去腾个位置

收藏到我的素材库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我的分类

备注功能,方便后期作文素材的灵活使用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确认收藏

收藏成功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元曲专家王学奇教授:我要再补充一百万字!

4145   

1382   

2072

著名元曲专家王学奇教授九十岁了,还在工作着。前不久,我登门求教,看到他的案头摊放着《宋元明清曲辞通释》书稿,旁边是高及天花板的卡片箱,里面是他数十年辛勤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中的每一个小抽屉都可以形成数篇论文和一部专著。王老告诉我:“这部书出版好几年了,需要修订,我要再补充一百万字。”“一百万字”!王老不会使用电脑,也没有助手帮忙,完全要靠手一笔一画地写,这对于我们壮年人来说,尚是畏途,何况是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呢?但王老却表现得自信而轻松,他说:“明年就可以出书了,到时送你一部。”不久,王老在一封复信中,示以他仿照刘禹锡的《陋室铭》所做的一首《自嘲铭》:钱不求多,够用就行。名不在高,务实是崇。我虽愚鲁,不甘认命。下定治学心,笑对斥责声,迈开两条腿,一路向前冲。可怜半世纪,扑个空!如今两鬓斑斑,枉叹一事无成。幸喜傻气在,还想战一程,唯乏经验敢复命。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2072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将一池清水变成墨水

    9181   3062   4606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张伯驹:将共几十件国宝书画无偿捐赠给政府

    3884   1293   1939

    张伯驹先生是一代大收藏家,他曾倾家荡产以高价收购大批珍贵书画,以防止这些价值连城的珍品流向国外。为了收藏这些文物,他不仅变卖了河南老家的千亩良田和在北京的豪宅,还变卖了妻子的首饰并向亲友借了许多债。1946年,为了购买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张伯驹除变卖自己的家产筹得220两黄金以外,尚缺20两黄金,他就和夫人潘素商量。潘素考虑到手头拮据,没有立刻答应。张伯驹索性像孩子一样躺在地上,一躺就是半天,任潘素怎么拉、怎么哄也不起来。最后,潘素答应卖掉自己的首饰凑钱买画,张先生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呵呵直笑。到1950年,张伯驹先生买下杜牧的《张好好诗》的时候,他已经负债累累。 1956年,张伯驹将《张好好诗》及其他一些国宝书画共几十件无偿捐赠给政府,由故宫博物院收藏。国家奖励了张伯驹先生20万元奖金,但他分文不取,悉数退回,只收下文化部沈雁冰部长签发的一纸捐赠奖状。 费尽心思得来的画,又分文不取地捐出去,这样的痴令人钦佩!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爱博艺术团:12位奶奶为登羊年春晚集体整容

    3715   1241   1871

    婀娜的身姿,高难度的劈叉,活力的爵士舞,这群看上去精神十足的“元气少女”,平均年龄竟然已58岁。她们是来自重庆爱博艺术团的花样奶奶们,2014年9月底在《我要上春晚》重庆站海选中胜出,成为重庆专场“人气王”,如果能在接下来的总决赛中胜出,便可登上羊年春晚舞台。这群花样奶奶两年前就已名声在外,并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的邀请参加节目。为了能冲刺最终的羊年春晚,2014年10月15日,艺术团的12位奶奶来到整形美容医院,宣布自己要整形。“再不疯狂就老了。”花样奶奶对于美的执着,并没有因为年龄而受到束缚。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茅以升重复练习,80岁时背诵圆周率后100位

    4008   1319   1996

    著名科学家茅以升80岁时,还能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以后100位的精确值。人们惊奇而钦佩地问:“茅老,您到底是怎样记住的呢?”他回答:“重复!重复!再重复!”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1年之间,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先后为孩子们做报告30场,直接听众6万人,他还在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200多篇。1985年,他亲手给中小学生复信30多封,极大地鼓舞了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你四岁时问过四十遍同样的问题,我从没生气

    3826   1275   1902

    有一天早晨,一位75岁的老先生和他的儿子坐在一起。由于视力减退,他自己看不清窗户上落着的是什么,便问儿子。儿子回答:“那是乌鸦。”由于上了年纪,老人很快忘记了,就又问了一遍。儿子再次回答:“那是乌鸦。”这样的问答重复了七八次,最后,他的儿子不耐烦了,生气地说:“为什么你一遍又一遍地问同样的问题?”老人眼中含泪地说:“儿子,不要生气,你四岁时,问过我四十遍同样的问题,我从没有生气。” 不懂得感恩的人,才是最健忘的人。
    加入素材篮 收藏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