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素材篮X

X 你的素材篮已满!去腾个位置
首页 >  找素材 >  
共 33 个结果
素材类型
热门标签
全部标签

收藏到我的素材库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我的分类

备注功能,方便后期作文素材的灵活使用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确认收藏

收藏成功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综合排序 人气最高 最近更新 收藏最高 <  1/2页 >
  • 齐白石:年老仍笔耕不辍,“不教一日闲过”

    多少 坚持 语文 老人

    国画大师齐白石有每天作画的习惯,据他自己说,他自27岁以后,他只有十余日没有作画。一次是63岁时母亲病故,因治丧、忧伤而搁笔数日。还有一次是因“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第二天,雨后天晴,于是85岁高龄的齐白石“今朝”要补“昨日”所缺,一连画了四张条幅以“不教一日闲过”。正是这“不教一日闲过”的精神,使齐白石老人仍频频有佳作问世。即使在93岁高龄,仍作画600多幅。

    加入素材篮收藏

    5236

    1733

    2604

  • 新事物的源源不断,是因为美国人尊重创造者

    尊重 老人 公正 创新

    美国能有源源不断的新事物出现,是因为美国人具有创造能力,而创新能力则是从小培养的。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把握一条:尊重儿童。微软公司开始时只是由两个毛头小伙建立的。别人愿意和他们打交道,固然有自己的商业需要,但也与他们尊重创造者的文化传统有关。美国人不会太注意对方的年龄大小。了解了美国的文化,就不会对乔布斯在车库创业,却获得风险资金的支持感到惊讶;也不会对家长们“放任”盖茨们玩自编的电脑游戏感到不解了。 青年是最具创造力的,但年纪大的人也存在创造力。面对人们的勇敢创新,不论老少,都应平等对待,予以尊重。

    加入素材篮收藏

    4475

    1482

    2233

  • 赵本山:参加长江商学院课程班,重新做学生

    老人 谦虚 学习 知识

    伴随着小沈阳的红火,他的师傅赵本山却做了一件今人吃惊的事情。红遍全国的“小品王”,竟然花费55万元参加了长江商学院CEO课程班,重新做学生。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我却为赵本山的举动拍手称快。要说本山大叔的本事比起小沈阳的来何止多了“几招”,然而他却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不断拓展。年近花甲,仍能甘做学生,真是令晚辈汗颜啊!如果我们都能多一点儿谦虚的精神,多一点儿求知的欲望,沉淀自己,积累底蕴,那么我们何尝不能取得成功呢?

    加入素材篮收藏

    4462

    1483

    2225

  • 董云:70岁拜王阳明为师,成为老而好学佳话

    谦虚 学习 身份 老人

    立志求学不分先后。董云70岁拜师求学,一直被传为“老而好学”的佳话。董云是明朝嘉靖年间太湖流域的一个著名的学者、诗人。此人喜爱文学,求知若渴,学有所成,颇有些名气。他68岁时到浙江会稽山游历,听说王阳明正好在深山里讲学,他赶去听了几次,越听越觉得王阳明知识渊博,越感到自己知识浅陋。于是,他决定拜王阳明为师。但是当时只有53岁的王阳明推辞再三,执意不肯收长者为徒。不少朋友都劝他:“你已经这么大年纪,又很有名气,何必还要那么用功呢?”董云说:“我的年纪虽老,但过去的60年学得太少了,今天有幸遇见好老师,一定要从头学起。”董云说到做到。两年后,也就是在他70岁那年,他特意在除夕的晚上,冒着雪,赶到会稽山,向王阳明行了拜师之礼。

    加入素材篮收藏

    4317

    1436

    2146

  • 元曲专家王学奇教授:我要再补充一百万字!

    志向 积累 热爱 老人

    著名元曲专家王学奇教授九十岁了,还在工作着。前不久,我登门求教,看到他的案头摊放着《宋元明清曲辞通释》书稿,旁边是高及天花板的卡片箱,里面是他数十年辛勤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中的每一个小抽屉都可以形成数篇论文和一部专著。王老告诉我:“这部书出版好几年了,需要修订,我要再补充一百万字。”“一百万字”!王老不会使用电脑,也没有助手帮忙,完全要靠手一笔一画地写,这对于我们壮年人来说,尚是畏途,何况是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呢?但王老却表现得自信而轻松,他说:“明年就可以出书了,到时送你一部。”不久,王老在一封复信中,示以他仿照刘禹锡的《陋室铭》所做的一首《自嘲铭》:钱不求多,够用就行。名不在高,务实是崇。我虽愚鲁,不甘认命。下定治学心,笑对斥责声,迈开两条腿,一路向前冲。可怜半世纪,扑个空!如今两鬓斑斑,枉叹一事无成。幸喜傻气在,还想战一程,唯乏经验敢复命。

    加入素材篮收藏

    4036

    1345

    2018

  • 伯蒂·格拉德温:九旬硕士,活到老,学到老

    生活 学习 心态 老人

    现年91岁、退休25年的英国老翁伯蒂·格拉德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他于2013年3月获得了自己的第三个学位——英国白金汉大学的军事情报硕士学位。 格拉德温学习时孜孜不倦,但他的求学路并非一帆风顺。初岁时,他被老师安排到“非重点班级”,继而失去了学习兴趣,离开学校闯荡社会。60多岁时,格拉德温萌发了回到大学继续学习的想法。于是,这位充满活力的老翁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他和那些20多岁的研究生一起,听学术讲座、参加研讨会,惜时如金。意志坚强的格拉德温创造了受英国高等教育的最年长学生的纪录。他说,自己还在考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格拉德温说:“能一辈子坚持学习,这个过程更令人享受,这是我的荣幸,他还表示,上大学完全改变了他对年轻人的态度,自己也能向年轻人展示老年人“其实也没那么糟糕”。

    加入素材篮收藏

    4037

    1336

    2001

  • 德格博士:虽然退休了,却不想让梦想也退休

    坚持 老人 理想 规则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有这样一条规定:教授年满70岁便要被强迫退休。理由是70岁高龄已没有精力和体力做研究或教学工作。1943年,该校的植物学教授德格博士正好70岁,虽然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却不得不对他所留恋的一切说再见。德格心中一直深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研制出一种特效药,拯救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如今虽然退休了,他却不想让梦想也退休。不久后,德格受聘于雷德里化验所的制药厂,作为顾问并担任独立研究工作。两年过去了,他一无所获。可他仍然不放弃希望,因为心中的梦想仍在向他召唤。通过多次实验,他终于分离出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可以控制50余种严重病症,这就是著名的金霉素。欲使梦想成真,就必须具有圆梦的顽强意志和决心。

    加入素材篮收藏

    3985

    1322

    1979

  • 摩西奶奶:80岁时到纽约举办画展,引起轰动

    好奇 价值 目标 老人

    摩西奶奶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位农夫,76岁时因关节炎放弃农活,这时她又给了自己—个新的人生方向,开始了她梦寐以求的绘画。80岁时,到纽约举办画展,引起了意外的轰动。她活了101岁,一生留下绘画作品600余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还画了40多幅。

    加入素材篮收藏

    3968

    1317

    1976

  • 彼得·潘综合症:渴望永远作孩子,不愿长大

    直面 老人 责任 成长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这样一个群体:“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这些彼得·潘们很爱玩也很好相处,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绝等。因此他们的行为同年龄很不相称,大多数情况下这无伤大雅,但总有一天,等他们突然明白生活原来并不如想像中那么称心如意时,已经太晚了。这些人就是“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也就是一些不愿长大,拒绝成熟的人们。1904年,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毕竟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就是现实中的彼得·潘。成年人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和残酷倾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不愿成熟起来。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被称为“彼得·潘综合症”,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帮助患者摆脱“彼得·潘综合症”的最好办法是迫使他面对现实,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告诉他:“没人有义务承担你所应担负的责任;你要是不去银行交费,没人会帮你交;你睡着了,没人会把你叫醒……”

    加入素材篮收藏

    3897

    1299

    1946

  • 茅以升重复练习,80岁时背诵圆周率后100位

    记忆 多少 积累 老人

    著名科学家茅以升80岁时,还能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以后100位的精确值。人们惊奇而钦佩地问:“茅老,您到底是怎样记住的呢?”他回答:“重复!重复!再重复!”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1年之间,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先后为孩子们做报告30场,直接听众6万人,他还在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200多篇。1985年,他亲手给中小学生复信30多封,极大地鼓舞了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加入素材篮收藏

    3904

    1285

    1944

  • 郑渊洁:只要活着,就永远没有毕业的那天

    老人 知识 学习

    郑渊洁先生在他的《我家三代小学生》中提到“先闭眼,后毕业”,郑家三代学历都不超过小学,但令人称道的是,他们都自己自学成才了。郑先生认为,如今的高中、大学毕业的说法都不是正确的。人活着就应努力地不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人毕业是在自己死后,死亡证书就是你的毕业证书。只要活着,就永远没有毕业的那天,永远要自强不息。“凡是以为自己看到了自己毕业证书的人,活着时已经死了。不自学,毋宁死。”

    加入素材篮收藏

    3867

    1290

    1928

  • 赵慕鹤:逆时生长,年过百岁,日历写满行程

    积极 学习 青春 老人

    他75岁当背包客,畅游欧洲;93岁到医院做义工:98岁硕士毕业;100岁时书法被大英图书馆收藏。数月前他还出了一本自传,成为畅销书作者,他几乎是逆着时钟在生长。他就是赵慕鹤。这位年过百岁的老人生于1911年,40岁来到台湾,66岁从高雄师范学院退休,但或许就在脱下工作装的那天,他的精彩人生才真正开始。75岁那年,渴望看世界的赵慕鹤独自一人踏上了欧洲之旅。他从不担心迷路,“跟着背包的人群走,就能去好地方。”就这样,不会英语、年纪一大把的赵慕鹤,单枪匹马地在欧洲玩了5个月,看了埃菲尔铁塔,游了莎士比亚故居,还在莱茵河上唱过歌。87岁时,赵慕鹤重返校园,但身份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那年为了鼓励孙子,他报名和孙子一同走进考场。尽管第一年两人双双落榜,但他发现,学习是保持青春的一大秘诀,于是,他开始拼命读书,经常复习到深夜。最终,头发全白、嘴里套着假牙的赵慕鹤考上了台湾空中大学文化艺术系。20多岁的孙子因为担心大学读不下去掉眼泪,但赵慕鹤却比年轻人乐观,他说:“只要坚持,总能毕业。”4年后,爷孙二人一起穿着学士服合影留念。一个人脸上露出稚气的笑容,另一个人的眼角笑出了皱纹。91岁的赵慕鹤用头上的学士相证明,读书与年龄没有关系。虽然岁月在继续催人老,但赵慕鹤似乎同时间达成了协议,年纪丝毫不消磨他追求志趣的热情。96岁那年,他挑灯夜战,考上了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2009年,两鬓斑白的大学校长给眉毛都白了一半的赵慕鹤戴上了黑色方帽。他们之间差了将近40岁。现在,已经102岁的赵慕鹤的日历上还是写满了行程。他住了几十年的院子每天都等着他打扫。爱穿着一件格子衬衫的赵慕鹤挥舞着扫带,他的身后,砖块已经开始脱落的墙上,爬山虎绕了一圈又一圈,总是那么绿着。

    加入素材篮收藏

    3767

    1257

    1887

  • 肯德基上校:一生的失败与80岁后的巨大成功

    老人 成败 坚持 理想

    他算不上不幸,只不过碌碌无为罢了。 他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14岁时辍学流浪。他在农场干过杂活,因为不开心辞职。他在电车上做过售票员,也因为不开心辞职。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军旅生涯照样不顺心。服役期满后他退伍做了自己的老板——开了一家铁匠铺,可惜没多久就倒闭了。随后,他当上了自己非常喜欢的铁路公司的机车司炉工,他欢欣鼓舞,以为命运终于开始对自己展露笑脸。没想到,当他娶了媳妇准备要个孩子时,他又被解雇了。再接着,当他满身疲惫地寻找新的职位时,太太卖掉所有的家产逃回了娘家,他变得一文不名。卖保险,不行;卖轮胎,赔本;经营渡船,出事;开加油站,失败;做厨师,餐馆倒闭。 失败从未因为他的努力而退缩过,但他也从未因为失败而放弃过。只是无奈的是,当他还在屡败屡战时,退休年龄已经逼近了他,那张105美元的支票宣布了他的老年。“凭什么!”哈伦德愤怒了,“我的一生不过才刚刚开始!” 的确,他的一生才刚刚开始,因为他等的就是这笔退休金,虽然不多,却足够做他新事业的成本——肯德基家乡鸡。

    加入素材篮收藏

    3727

    1242

    1869

  • 李雪成:在郑大校园里找到存在感,倍感幸福

    自尊 学问 热爱 老人

    在河南郑州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草根明星。已经整整8年,他每天背着书包,骑着一辆自行车,在校园内潇洒地往来,大家习惯于称呼他“风筝爷爷”。他已成为许多毕业生对于母校的难忘回忆。他叫李雪成,是郑州大学新校区附近的村民,今年58岁,早年离异,子女都不在身边。2006年11月,李雪成的家被拆迁,他一夜暴富,可无所事事并不是他的生活原则。他租住在离郑州大学附近,平日有闲,就来到了郑州大学。“就像哥伦布发观了新大陆,我发现郑大是个好地方。”李雪成说。虽然他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但多年来他对文学的狂热丝毫没有减退,他喜欢校园,就像“丑小鸭回到了白天鹅群里”,在这里他,找到了有共同语言的人。从此,他把自己当成“家里人”,经常到教室蹭课,讲得好就听,不好就走。他爱和同学聊天,和中文系的学生聊鲁迅,和哲学系的学生谈尼采,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他还坐在路灯下看书,感动了无数学子。看书累了,他就在教室里休息,也会去假山下睡觉,“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谁有我逍遥自在?”更多的时候,他爱在操场上放风筝,因此得了个“风筝爷爷”的绰号。李雪成觉得,在社会上没人瞧得起他,而在郑大校园里,虽然自己穿戴不光鲜,却因为有智慧、有想法而受到学生的尊敬,这让他找到了存在感,倍感幸福。

    加入素材篮收藏

    3756

    1249

    1868

  • 你四岁时问过四十遍同样的问题,我从没生气

    感恩 记忆 积累 老人

    有一天早晨,一位75岁的老先生和他的儿子坐在一起。由于视力减退,他自己看不清窗户上落着的是什么,便问儿子。儿子回答:“那是乌鸦。”由于上了年纪,老人很快忘记了,就又问了一遍。儿子再次回答:“那是乌鸦。”这样的问答重复了七八次,最后,他的儿子不耐烦了,生气地说:“为什么你一遍又一遍地问同样的问题?”老人眼中含泪地说:“儿子,不要生气,你四岁时,问过我四十遍同样的问题,我从没有生气。” 不懂得感恩的人,才是最健忘的人。

    加入素材篮收藏

    3728

    1242

    1853

  • 张允和:口头禅是“我高兴极了,太快乐了”

    审美 老人 快乐 心态

    张允和是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她大器晚成,“晚”到90岁时才“成”。最近10年,她先后出版了《多情人不老》、《最后的闺秀》和《张家旧事》这三本书,一时甚为文化圈内人士津津乐道。 “我高兴极了,我太快乐了”就是她的口头禅。在《小丑》一文中她介绍,“文革”期间,两个年轻小伙子气势汹汹地闯进她家里,要她“交代问题”,他们给她5分钟的时间来考虑。她看着两个批斗她的小伙子,心想他们一个是白脸的赵子龙,—个是黑脸的猛张飞,于是又由赵子龙和猛张飞想到唱戏。心态之美好平和,真是令世人惊叹!

    加入素材篮收藏

    3730

    1233

    1860

  • 王德顺:79岁“赤膊”上阵,以另类方式走红

    时尚 老人 理想 坚持

    2015年3月25日,中国国际时装周的T台上,一位身材健硕、“赤膊”上阵、须发皆白、神采奕奕的“模特”亮爆全场,瞬间捕获了所有人的眼球,网友被他又酷又有型的身材震撼,他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量短短几日就涨到了17万。他是一位79岁的老人,名叫王德顺,从艺半世纪。49岁那年,为了自己的艺术梦想,辞去稳定的工作,举家“北漂”。其间虽被邀请到欧洲巡回演出,也曾在影视中出演角色,但依然默默无闻。谁又能想到,一场主题为“东北大棉袄”的T台走秀,却让他在耄耋之年,以另类的方式走红?

    加入素材篮收藏

    3682

    1226

    1828

  • 肯德基上校:为卖掉炸鸡秘方,被拒绝1009次

    秘密 老人 实践 机遇

    凡是去过“肯德基”的人,都会看到店门口有座塑像,站着一位外国老人,身穿白西装,态度和蔼可亲,他就是桑德斯上校。他是全世界最大的速食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一个65岁才开始创业的人。 桑德斯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只有105美元。他问自己:我到底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我还能对人们做些什么贡献呢?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份秘方,那是一种炸鸡的秘方,人人都可能喜欢它。他想:“我何不把这份秘方卖给哪家餐馆,教他们如何制作?” 在后来的两年里,桑德斯驾着自己那辆“老爷车”,穿着可笑的白西装,足迹遍及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叫卖他的秘方。他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听到第一声“同意”。 多少年后,“肯德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加入素材篮收藏

    3664

    1224

    1845

  • 杨敬年:70岁以后撰写的论著超过一百五万字

    价值 老人 人生 勤奋

    南开大学104岁的经济学家杨敬年教授,在进入古稀之年后创造了10项重要成果,除去译作,他70岁以后撰写的论著超过了150万字。90岁时出版了哲学著作《人性论》,93岁时出版了译作《国富论》,他每天工作8小时,用了11个月完成了74万字的书稿,又陆续补充了6万字的索引。100岁时出版了27万字的自传。眼下他正计划修订一部著作,腹稿早已打好,他能随口讲出需要新添的篇章。正如学生们送给他一块匾额上写的话:“生命从百岁开始”。活到老,学到老,即便身体已经老去,但生命的价值不减分毫。

    加入素材篮收藏

    3682

    1213

    1826

  • 爱博艺术团:12位奶奶为登羊年春晚集体整容

    审美 热爱 精神 老人

    婀娜的身姿,高难度的劈叉,活力的爵士舞,这群看上去精神十足的“元气少女”,平均年龄竟然已58岁。她们是来自重庆爱博艺术团的花样奶奶们,2014年9月底在《我要上春晚》重庆站海选中胜出,成为重庆专场“人气王”,如果能在接下来的总决赛中胜出,便可登上羊年春晚舞台。这群花样奶奶两年前就已名声在外,并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的邀请参加节目。为了能冲刺最终的羊年春晚,2014年10月15日,艺术团的12位奶奶来到整形美容医院,宣布自己要整形。“再不疯狂就老了。”花样奶奶对于美的执着,并没有因为年龄而受到束缚。

    加入素材篮收藏

    3636

    1214

    1831

< 12>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