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批改秀 >  

全部 初中 高中 < 3/448 页 >

  • 王琛雅 高三 2025-03-08 13:10:33

    卢梭曾写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生活就像一场舞台剧,被既定的剧本牵引着向前,所谓的“责任”仿佛束缚着对自由的追求。但于我之见,责任与自由并非完全对立。毋庸讳言,我们的行为被他人指定的标准所评判,社会价值下形成的道德标准与应尽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常常因责任而承担不想为之事,责...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这次的修改版基本上改掉了上次提出的问题,在思想内容、思路结构、素材运用和语言表达方面都是不错的。但是,有一些细节方面的小错误需要注意一下。加油,会越来越棒的!

    A-
  • 王琛雅 高三 2025-03-08 12:45:33

    庄子曾言:“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万物皆有局限,我们常陷于接受与突破的选择中徘徊1。事实上,两者并非矛盾,而是在认清自我局限后才可更好地突破。人类正是在不断突破局限中进步的。身为黄种人的苏炳添在身体天赋上与黑种人相比存在局限,但他却在世界舞台上通过成绩一次次打破偏见,也一次次突破了种族的局...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思想深刻,立意积极:文章围绕“接受与突破局限”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展现出作者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哲理洞察力,也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具有积极向上的引导意义。通过引用庄子、苏格拉底等哲学家的名言,以及霍金、西西弗斯等具体事例,文章有效地传达了主题,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增强了说服力。2.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出话题,提出问题;中间部分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结尾总结全文,回应开头,使整篇文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各段落之间过渡自然,逻辑连贯,使得文章条理清晰,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3.素材丰富,论证有力:文章引用了古今中外的多个素材,包括哲学家的名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历史人物等,这些素材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有力地支持作者的观点。通过具体事例的引入,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可读性和感染力。4.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成语、俗语和文学性语言,使得文章语言优美、富有文采。同时,作者也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了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达。作者能够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需要改进的地方】1.语言表达的精炼度:文章中部分句子较为冗长,可以通过简化和精炼来提高表达的效率和效果。2.情感表达的深度: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相对较为平淡,缺乏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感染力。可以尝试通过描写个人经历、感受或情感变化来增强文章的情感深度,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3.结尾的升华:文章的结尾虽然总结了全文内容,但缺乏进一步升华主题的力度。可以通过提出更具普遍性的结论、展望或呼吁来进一步提升文章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B+
  • knh985 高三 2025-03-04 20:23:39

    人人都有局限性,然而每个人对待局限性的态度却不同,有人选择接受并且放弃抗争,有人却想突破。在我看来,我们应先接受局限,再突破局限。人们接受自身局限性有一定合理性。从客观上考虑,人确实存在很多难以突破的局限,受客观物质世界的制约。如人天生的智商,人无法像鸟儿一样长出翅膀直接飞翔,我们无法长出羽毛,以及...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逻辑结构清晰:文章整体结构条理分明,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层层递进,逻辑严密。2.观点鲜明:作者对于“先接受局限,再突破局限”这一观点表达得十分明确,贯穿全文,使读者能够清晰理解作者的意图。3.论据充分:文章中引用了苏格拉底的名言、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作为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语言流畅: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句式多变,既有助于表达复杂的思想,又保持了可读性。5.启发性强:文章不仅阐述了观点,还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生动的例证,激发读者对于自我局限和突破的思考,具有启发性。【需要改进的地方】1.举例可以更丰富:虽然文章已经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比如引入更多具体人物的故事或历史事件,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部分句子结构稍显复杂:文章中部分长句包含多个从句,虽然丰富了表达,但也可能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到稍有困扰。可以适当拆分长句,简化句子结构。3.情感表达可以更加细腻:文章中对于突破局限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挫败与成功等情感的描写可以更加细腻,以更好地触动读者的情感共鸣。4.结尾可以更加有力:虽然文章结尾已经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但还可以更加有力地强调主题,或者提出一些具体的行动建议,使读者能够更明确地知道如何将这篇文章的观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B
  • 赵梓杰 高三 2025-03-02 22:43:20

    诗人艾略特说:“焦虑是创造力的根基”,然而焦虑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们之中的负面效果,其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这个焦虑无处不在的当下社会,人们开始推崇“松弛感”。既然焦虑被认作一个负面词汇,那它为什么被艾略特认为是创造力的根基呢?焦虑往往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过度的焦虑可能会使人承受...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逻辑清晰:文章围绕焦虑与松弛感的关系展开,从焦虑为何被艾略特认为是创造力的根基,到现代社会中过度焦虑的危害,再到松弛感的意义以及过度松弛感的弊端,最后得出焦虑和松弛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需要寻求平衡的结论,逻辑链条完整,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理解复杂的议题。2.论据丰富: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多个典型事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蔡伦发明造纸术、陶渊明放弃做官、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等,这些事例涵盖了古今中外,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使抽象的理论更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接受作者的观点。3.表达流畅: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没有明显的语病和错别字,能够清晰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因为语言障碍而产生困扰。4.开头引入自然,结尾总结有力:通过引用艾略特的名言,提出焦虑作为负面词汇却被认为与创造力有关的问题,引发了读者的兴趣,为下文的论述做好了铺垫。在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再次强调了焦虑和松弛感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寻求平衡的重要性,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需要改进的地方】1.语言稍显平淡:整体语言风格较为平稳,缺乏一些生动的描写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可能会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略有枯燥。可以适时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或成语、俗语等,增加语言的文采和趣味性。2.部分表述重复:在一些地方存在表述重复的现象,如“适当的焦虑不仅对人体危害不大,反而还可以成为人们新思想的源泉”和“适当的焦虑让我们保持创造力,时刻有危机感,不安于现状”等,可以适当精简和调整语言,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3.段落划分不够细致:中间几个段落的内容相对较长,可以进一步细分段落,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例如,在论述焦虑的利弊和松弛感的利弊时,可以将不同的方面分别列为单独的段落。4.过渡不够自然:在论述不同观点和事例时,过渡部分有些生硬,不够自然流畅。可以使用一些过渡词或句子来衔接上下文,使文章的连贯性更强。

    B-
  • 赵梓杰 高三 2025-03-02 22:33:52

    在生活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乐于追求一种由他人提供的“沉浸式”体验,许多人认为这能带来愉悦和满足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诚然,在这个快节奏的当下社会,寻求沉浸式体验不失为一种选择,有着VR技术的加持,只要带上VR眼镜,就可以轻松获得沉浸式体验,这种体验不仅能让人们获得真实的新鲜感,...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立意深刻:文章不仅仅局限于对沉浸式体验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对不同类型沉浸式体验的列举和分析,探讨了这一现象在现代社会中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展现出作者对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2.结构清晰:整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出沉浸式体验的现象并提出讨论的主题,主体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结尾进行总结和升华。各段落之间过渡自然,逻辑连贯,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脉络和思路。3.素材丰富:文中使用了大量具体的素材,如陶渊明、清政府“闭关锁国”、萨特、黑格尔等相关事例,以及沉浸式阅读、观展、用餐、旅行等多种体验形式,这些素材涵盖了历史、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4.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文章能够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从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市场需求、科技发展等多个方面对沉浸式体验现象进行分析,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一现象与自身的紧密联系,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5.具有开放性:结尾部分作者提出了关于沉浸式体验未来发展的问题,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使文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延展性。这种开放性的结论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这一现象。【需要改进的地方】1.段落划分及长句可优化:部分段落的内容较长,信息较多,可以适当进行段落划分,以提高文章的清晰度。特别是一些包含多个观点或层次的段落,将其细分成几个小段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文章存在多处“一逗到底”的情况,需要进行调整。2.观点创新性不足:虽然文章对沉浸式体验的分析较为全面和深入,但在观点上相对较为常规,缺乏一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对于一些常见的观点,可以进一步挖掘新的思考角度,或者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以使文章在众多议论文中脱颖而出。3.语言生动性有待提高:尽管语言表达流畅准确,但在语言的生动性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可以通过运用更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或者引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成语、俗语、流行语等,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B-
< 1 2 3 4 5 ... 448 >
榜单

勤奋榜 进步榜 高分榜

    批改秀
      好素材换一批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