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89 0
tongqh2015
高三
2017-07-19 20:18:05
预测自然界中规律无处不在,冬去春来,日升月落,正是有了规律才让预测变得有实有形。预测像是我们攀引着“规律”这根绳索去敲开“未来”这扇大门。未来是如此绚丽多姿却隐藏蛰伏着危险。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会毫不对双方实力进行评估而冒冒然吹响战斗的号角;哪怕是股神巴菲特耶不会毫无预测随行投资!因而不可否置的是,遵循...
高 老师点评: 缺乏深入的思考,有些许过度表现规律了,容易被认为偏题。注意预测里本身就隐含规律,重点突出是预测的行为,而不是依据。思维局限于预测是好的,没有考虑到抛开预测、简单生活也是另一个角度。毕竟生活不是数学题,说一就是一,得二就是二,认真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来安排生活,不囿于条框限制,也不是为一种好的态度。对于预测的内涵有点疏忽了,要从其基本含义出发分析,剖析这种行为的意义。
28113 0
dingym2018
高三
2017-07-19 10:44:38
认识错误还是承认错误错误,试问天底下有谁没有犯过错?人们都会有错误,但不同的是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有认识错误的,有没认识错误的,有承认错误的,又有不肯承认错误的,可谓是千差万别。这里,我想再说明一下认识与承认的区别。认识一般是自我认知,自己发现的过程,而承认则一般是被动认知后的赞同或承担。前者主动后...
邢 老师点评: 本章本身没有大问题,稍作修改即可成文。观点明确,拒绝承认“错误”这一点比较深刻。材料选取恰当,两位哲人的话更是点睛之笔。可以将首段“有认识错误的,有没认识错误的,有承认错误的,又有不肯承认错误的,可谓是千差万别。”这句话展开,两组正反对比,使文章富于层次性与逻辑性。适当精简例子,扩充论述部分。
28039 0
dingym2018
高三
2017-07-18 17:20:57
痛苦与财富鲜少会有人将痛苦与财富联系在一起,两者相差甚远。诚然,痛苦并不是财富,只有经历痛苦后加以思考才让痛苦发挥了它的价值。莫奈从白内障的痛苦中缓过神来,画下了价值连城的《睡莲》;三毛从亡夫之痛中清醒,挥泪写下著作《梦里花落知多少》;柳宗元从贬官后的失落痛苦中抽离,寄身于自然,笔下永垂千古的《永州...
高 老师点评: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行文流畅。作者见多识广,例子很充分,而且贴合主题。但是例子有点单一,涉及古人的均是关于其著作的诞生,痛苦中思考只能以著作文章来体现价值吗?不尽然。需要再多多拓展。并且,议论文要写的好,例子不必过多,真正体现水平的是运用各种手法一步步论述、推论,否则会被认为是用例子堆砌而成的文章。立意上,要表扬一下这位同学,思想上已经有了那么一个意识,痛苦≠财富,那么痛苦怎样才能转化成财富呢?需要思考。但是怎样思考呢?思考些什么呢?作者就没有再深挖下去。在痛苦中思考,思考放弃?思考妥协?这些就难以使人成功了。所以,需要一种正面,积极的心态,去正视痛苦的根源所在,并尝试消解、转化为自身的动力,从而将痛苦带给自己的影响成为力量,使痛苦成为历练和强大自己的本钱。如此一来才能痛定思痛,痛得其所。
28525 1
wangxuting
高一
2017-07-16 12:23:06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在我看来,朱自清先生的这番话,正诠释了群居与独处的最佳结合——在群居中独处。自然界中,动物们大多拥有一个共性——群居。蜜蜂互相协助,共同筑巢、采粉、酿蜜,每天都在五彩缤纷的“舞台”中央翩翩起舞,成为了最勤劳的群居益虫;每年冬季,候鸟南飞,它们结合成群体,按固...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你的这篇作文,立意正确,语言通顺流畅!对“独居”和“群居”的有点的分析比较到位。但是,文章在过渡当不够严谨,结构上还需要推敲。怎么由“群居的好处”,一下子过渡到“厌倦群居”上面来了?怎么一下子又过渡到“需要在独居中群居”了呢?在衔接上,思路有点断层!这一点需要加以改进。
28338 0
luhongyu1999
高三
2017-07-15 11:01:29
有一只鸡,自从他在地上发现谷糠,便开始懈怠,再也不谈飞翔。这正是当今一些人的生活现状,即一旦得到好处,生活安逸,就放纵自我,不再拼搏。该现象在现代社会尤其普遍,这些人一见到好处就会兴奋很久,因而停止了努力拼搏从而死于安乐.这些人生性极为懒惰。他们在努力拼搏后取得一定成果后而沾沾自喜,觉得努力需要付出...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你的这篇作文的,立意上符合作文的要求,较为准确。只是叙述上,某些地方显得太过绝对。论述方面还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地方。强调了“人要有忧患意识”,但是在“具体如何做”这个方面论述不够有力。只是反复强调,要提高忧患意识,但是如何提高没有具体交代清楚。
清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