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97 0
zwy2018
高三
2018-01-22 18:39:02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边云卷云舒:要做自己的主角,不要做他人戏剧的配角。我想无人愿意成为他人的配角,但是多少人我自己的森林中迷失,做了他人的配角。他们受人支配,恭维他人,放弃了内心最真实纯真的想法,迷失在自己的森林中.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不在荣耀中迷失,也不在低谷中垂头丧气。多少人曾经风光无限,却...
邢 老师点评: 题目清晰明了,做自己的主角,不做配角。这位同学的亮点在于对配角的解释,很到位。但是在后文中却写偏了。不能说失去道德底线的人就是在受人支配,也不能说不懂得珍惜的人就是恭维他人。所以由配角出发展开论述不太好写,可以从正面主角的角度论述。想一想主角有哪些特点。有追求可以算作一个点,可惜前文并没有展开论述。除此之外,再想两点即可。这位同学的论据很丰富,素材库充足,可以看出平时的积累。论述也比较充分到位,结构把握得很好。再把分论点改一改,相信会出一篇好文章。
25644 0
xiongshiqing2019
高二
2018-01-20 12:49:27
随着个性化服务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也开始根据个人喜好、身份等推送新闻。这种“个性化”服务既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又能使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兴趣所向,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所谓个性化,就相当于“私人订制”,根据你自己的特点口味,专门把它们编订成一道“程序”,适应你个性成长。就比如你身为一名文艺爱好者,打开...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作文材料:现在,很多新闻软件(APP)推出了个性化的推荐服务。计算机会根据用户资料,诸如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城市、兴趣特征等等,向用户推荐各种资讯;同时也根据用户的正负反馈,作出调整。用户阅读的文章越多,被记录的历史行为越多,则推荐的内容越让用户感兴趣。甚至有的APP打出广告:“你关注的才是头条”“越来越懂你”。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这是一个现象类作文,谈一谈你对这个现象的思考。大多现象类的作文,我们一般都不是单一的思考这是正确或者错误的,而应该深入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利弊两个方面去思考。材料反应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从两大方面来思考:一个是商家,另一个就是客户需求。商家需要根据数据分析获得收益,而用户恰巧也有“个性化”需求,这种需求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无意识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好处:对于商家而言,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客户需要,获得利益。对于用户来说,节省时间,信息聚焦。带来的弊端:对于用户来讲,这是一个长期的隐患:“计算机会根据用户资料,诸如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城市、兴趣特征......”这些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讲,都是隐私,而这些隐私会根据你在网上的行为,被分析、数据化,从长远和深处来思考,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长此以往,那么你将没有隐私可言。针对以上的分析,可以发展开来思考,每一个现象的出现背后都不是简单的“利益”的问题。
26545 0
huyuxin2018
高三
2018-01-14 21:07:03
(空格)我们处于一个强调“个体”的时代。在“思想自由”的旗帜下,人们不再毫不犹豫地跟随大方向前进,也因此常常陷入两难的困境:当一切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时,选择紧跟潮流似乎太盲从,执意逆向而行又可能太愚顽。(空格)从表面上看,这种困境似乎不无道理。(空格)一味地紧跟潮流可能会使人们成为政治游戏中的牺牲品...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你的这篇作文,整体上来看,立意和思维已经算是较为不错的。关键是在表达论述的时候,思路和语言也很重要。比如:这种困境似乎不无道理。 这一句话中,何谓“困境不无道理”?包括在第三小节的论述,“一味地紧跟潮流可能会使人们成为政治游戏中的牺牲品,被上位者操控着去攻击无辜的他人。”紧跟潮流是什么潮流?后半句话,可以直接删去。四五小节的论述之间没有一个过渡,也没有一个归纳和总结,或者在这两个小节之前有一个总起的论述,可能文章结构和思路上会更加的严谨。
25765 0
破晓
高二
2018-01-08 12:03:16
世间万物存在即为合理,无论人们是如何认为的,它的存在,便是为其自己最有力的证明。诚然,当今社会,不少人们都会做出些许在他人看来是那么奇怪的事情。但是由于虚荣心的作怪,人们在做事之余,总会画蛇添足般地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些理由,一些足够充足以示自己并非异类的理由。殊不知正是因为这些理由,让你成为了一个更...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这个作文,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从自身行为出发,但千万不要囿于“自己”。因为题干中的“人们”一词是通指,是生命个体中的你我他,而非特指“我”。囿于“自己”,选材就可能捉襟见肘,落笔就可能就事论事,立意就可能“低开低走”。放眼四顾就不难发现,可以驰骋的空间其实很大!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几个问题:1.“谁”在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充足的理由?这是怎样的行为? 这样的行为可以有充足的理由么? “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一定与“既定原则”相冲突么? 如果冲突,到底是怎样的冲突? 这样的冲突是否都需要解决? 如果允许这样的冲突留存,那么其存在的意义与合理性又在哪里?可以思考的问题肯定不止这些,而一旦你的思维启动,思路打开,就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有话想说的、有材料支撑的、有现实针对性的思考点比如说:自我意识与周遭世界、主观判断与客观事实、自我肯定与现实担当、寻找理由与接近真相、坚持自我与尊重事实……这样一来,不仅有话可说,而且可以说得有角度、有思辨,更有对现实的观照,有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25726 0
破晓
高二
2018-01-05 20:54:13
自由,无数人们所追求,甚至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当然在如今社会之中这份自由的代价早已没有如此昂贵,但也许这也正是我们所欠缺的。但是自由从何而来,自由指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又有多少人能够回答上来?想必那些嘴里喊着自由自由的人当中,真正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也是相当之少的。自由,不单单指的是肉体上的自由,在...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对素质教育的呼唤和思考是本题的目的所在。建议,在理的时候从这个角度出发。你的文章某些点提到了,填鸭式教学,或者说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在论述的时候语言太过绝度化。文章的观点不是很清新,到底是论证自由的重要性,还是追求自由的重要性?还是教育的改革的重要性?且不说这个观点和材料本身符不符合,只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方面,是不明晰的。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