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批改秀 >  
高中

全部 初中 高中 < 266/348 页 >

  • liujiangtao2002 高一 2018-02-06 09:55:15

    “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当我们遇到贤人时,要学习。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是否也是如他一般低庸,这是这句话给予我们的哲理。贤人是很少的,往往是一片人海中的“这一个”。但当我们真正有幸所谓的贤人时,我们真的齐贤了吗,抑或抹杀其贤?纵观古史,惊骇之才都不免是旁人排挤的对象。戴梓是一位清朝著名的火...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分析你的作文来看,這篇作文,写得好的部分,也是可圈可点的,比如某些说理的句子很精彩。但是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还是“头重脚轻”,文章摆现象部分,还是占据了太多的笔墨。建议这个部分,稍微简短一点。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包容度太低的原因分析部分和怎么做的部分都比较少。其实这个部分可以展开来写,从自身和社会本省出发。

    C+
  • mao_991205 高三 2018-02-05 22:50:36

    对于“物”的认识,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有名的大文豪苏轼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们都认为君子可将心意寄托于物,但不能沉迷于物。我认为这揭示了君子对于外物的态度:君子可以追求物质,但不能沉迷于物质。似乎自古以来的君子确实没有一个沉迷于物质的。林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追求隐逸生活,喜欢鹤与梅花...

    邢 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非常不错,最大的优点是逻辑严谨。一步一步更加深入的论证都有逻辑过渡和论据的支撑,这是非常难得的。论据选取管子、林逋、颜回、袁牧、苏轼,有文化内涵,可见平时的积累。论述的语言非常理性,没有一句废话。这位同学的思想已然很有深度,超越了同龄人的思考角度,由古及今,并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唯一的瑕疵在于开头,一定要明确中心论点,不能只出现在结尾,让读者带着疑问读文章。整体来说非常不错,继续加油!

    A+
  • 先舍后得

    25583 1

    bzr2018 高三 2018-02-05 20:20:17

    钟离 老师点评: 用苏格拉底的话,智者的启示引发思索自己追求的是否是真正需要的,进一步推导,我们追求他们,只是因为享受得到后对于这个事物所处于的“占有”状态,而不是因为得到它是我们真实的内在需求,从而点出文章中心概念:舍弃。不需要的东西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问题是在于,一个人如果无法分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也不能对于“不需要的东西”进行割舍,人很有可能会因为这样而让自己的人生陷入无意义的徒劳与忙碌之中,进一步阐述舍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舍弃能够做到最好的解放一个人的生存空间,也能够让我们的生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只有舍弃不需要的东西,才能让我们追逐更多,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是围绕文章中心“舍弃”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接下来第二个分论点我们要舍弃不需要的东西,需要学会的,是放下得失之心。随之展开的是如何“放下”的第三论点(方法论点)。

    B+
  • 做好自己

    25605 1

    hh2019 高二 2018-02-03 21:26:41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这篇作文,只能说是一个常规的议论文。在审题上,没有比较大的问题,从标题上来看——做好自己,表示你已经读懂了材料。关键是写作,如何去写的问题。文章切割成为几大段,中间三个部分用了三个人的例子,分论点分别是:做好自己,是最自身人格的磨练,让我们达到更高的境界。做好自己,还是一种有自知之明的智慧,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做好自己,也是对信、理想的坚持和追求。三个分论点之间形成并列的形式,分论点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一般情况下,并列式的结构本身就难以拿到高分。另外就是三大段的论证,例子能不能支撑观点?这一点要好好考虑。三个例子要有详有略的安排,多尝试其他的结构方式,比如:层进式。这个作文题目,你首先要搞清楚:白岩松的这句话还告诉我们一个前提——风不止,这是客观环境。客观环境无法改变的时候,要做好自己。

    C+
  • 回家

    25543 1

    wuxuanran2020 高一 2018-02-02 11:17:41

    年关将至,家里人开始盼着回家。上海的楼房不过是容身之所,是奔波忙碌之后的住处,真正能让我想念,让我在阳台上企图能眺望到的,还是家乡的那栋老宅,那个古色古香,竹树环合的家,哪怕每年只回去两次。记得今年暑假回老家,路上拥堵无比,历经艰险,终于回到家乡的小镇,来到那扇熟悉的木门前。进了门,放好大包小包,腌...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你的这篇文章,写了这次回家的情况和以往的不同。两个对比突出了现在的——物是人非。情感很真实,带给读者的感触也很多,会让人想到,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这样,因为一些金钱和物质上的矛盾二疏远、甚至结怨结仇。让人感叹和深思。但是,作文就好比是文学创作一样,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如果在结尾出能有一个小小的转折,也能引起大家的反思。

    B-
榜单

勤奋榜 进步榜 高分榜

    批改秀
      好素材换一批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