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批改秀 >  
高中

全部 初中 高中 < 249/349 页 >

  • zb478110518 高三 2018-05-31 00:05:19

    面对有些人将年轻人“粗话多、出口脏”,不易管教等现象归咎于“网络时代的病症”,我们不妨停下脚步,冷静纵观这种现象。不可否认,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年轻一代的生长无所避免受到互联网文化的影响。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

    高 老师点评: 语句流畅,表达清晰。对于描述互联网环境的例子十分生动,也贴近实际。标题有点拖沓,最好再精简一些。着重了控制的因素,但是对于青少年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呢?需要阐述。

    C+
  • zwy2018 高三 2018-05-30 22:44:13

    让窗外的世界随风佛系成为了网络流行词,即一切随缘,由此引申出一线词语,例如:佛系学生,佛系员工,佛系购物......“佛系”一词渐渐的成为了随波逐流,不去努力的代名词。仿佛加上佛系一词,随意放弃就成为了高尚。当你将懒惰穿上华丽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在众人面前炫耀,相比失败也会在不远处悄然的等待着你。路遥...

    钟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啊,非常高兴可以批改到你的作文,你的作文存在如下的问题或者现象:问题一:文章题目存有争议。对于议论文题目的拟定来说,“让窗外的世界随风”这个题目咋一看起来很难让读者琢磨出本文的态度和观点,如果不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很难让阅卷老师明白你的中心大意,所以文章题目要再斟酌一下。&nbsp;问题二:文章语言太”散”。这里的散并不是说文章语言散文化,而是指文章语言太平淡,没有进行展开,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说不切题,表达不准确,也缺乏表现力。&nbsp;表扬一:选题切题,符合文章中心立意,主要表现在作者对于素材把握到位,意识到出题者的考察意图;同时有事例运用的意识,坚持一事一议的原则,对于议论文体的把握在点子上。&nbsp;

    B-
  • zwy2018 高三 2018-05-30 22:44:12

    让窗外的世界随风佛系成为了网络流行词,即一切随缘,由此引申出一线词语,例如:佛系学生,佛系员工,佛系购物......“佛系”一词渐渐的成为了随波逐流,不去努力的代名词。仿佛加上佛系一词,随意放弃就成为了高尚。当你将懒惰穿上华丽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在众人面前炫耀,相比失败也会在不远处悄然的等待着你。路遥...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对“佛系”一词的理解,要在文章中解释清楚。另外再表明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立场坚定!你的文章的后半部分的论述,已经脱离开“佛系”一词,虽然表面看上去,似乎也合理。但是离开材料本身、离开材料的主旨,这样的文章千篇一律,放在任何一个片段里面都可以,很难在考场上拿到高分。

    C+
  • momuki 高三 2018-05-27 22:19:16

    米兰昆德拉曾在书中写道: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的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形变。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无意间遗漏了另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对生命的一种虚耗。这种平凡在如今社会换了个面貌再一次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称之为佛系。佛系是我们面对生...

    钟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呀,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作文主要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如下:问题一:题目和中心论点的反差太强烈,缺少衔接。这主要表现在文章除了第三段若有若无地提及到文章的标题“有一份光,发一份热”还有就是最后一段推出文章题目,其他地方对于题目的展现没有,在这里是不合理的。&nbsp;问题二:有些语言用力过猛,火候太旺。这里主要表现在文章后两段,特别是“这是你思想的具现化,也是你尊严和存在价值的产生。”总有一种形而上的感觉,词汇太虚,反倒不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意思,这里需要注意。&nbsp;问题三:事例论证比较薄弱,这里主要指的是往往对于事例的阐释是一句话带过,没有具体的论述,这样会让事例的说服力大打折扣。&nbsp;表扬一:文章中心主旨明确,结构安排合理。在这一方面,这个是作者本身的优势所在,继续保持。

    B-
  • 所知非所想

    25228 2

    hh2019 高二 2018-05-26 21:54:01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这是一个社会现象类的题目,它关乎我们的选择前的思考。“麻烦”,一个表达心理状态的一个词。同义词有:困惑、烦恼、不安等。“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重心在后半句。“我们所知道的事”是我们了解的社会事件或客观状态,它指向是事实、真相、真理;“我们所想的”是一种主观预想,它指向的是认知。整体上看,材料有这样几个意义指向:1.对于人们因认知和客观事实发生矛盾(不一致,极端的就是矛盾、冲突)而造成了麻烦(困惑、烦恼、不安)的情况,你怎么看?2.对于人们因认知和事件真相发生矛盾(不一致,极端的就是矛盾、冲突)而造成了麻烦(困惑、烦恼、不安)的情况,你怎么看?3.对于人们因认知和真理发生矛盾(不一致,极端的就是矛盾、冲突)而造成了麻烦(困惑、烦恼、不安)的情况,你怎么看?你的这篇作文从结构思路上来看,比较清晰。但是在立意观点上,可以有所提升。文章主体部分,解释了“所知非所想”的弊端。在面临所知非所想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的部分论述并不多,这个部分可以深入讨论一下。

    E-
榜单

勤奋榜 进步榜 高分榜

    批改秀
      好素材换一批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