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57 0
zwy2018
高三
2018-05-30 22:44:12
让窗外的世界随风佛系成为了网络流行词,即一切随缘,由此引申出一线词语,例如:佛系学生,佛系员工,佛系购物......“佛系”一词渐渐的成为了随波逐流,不去努力的代名词。仿佛加上佛系一词,随意放弃就成为了高尚。当你将懒惰穿上华丽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在众人面前炫耀,相比失败也会在不远处悄然的等待着你。路遥...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对“佛系”一词的理解,要在文章中解释清楚。另外再表明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立场坚定!你的文章的后半部分的论述,已经脱离开“佛系”一词,虽然表面看上去,似乎也合理。但是离开材料本身、离开材料的主旨,这样的文章千篇一律,放在任何一个片段里面都可以,很难在考场上拿到高分。
23748 0
momuki
高三
2018-05-27 22:19:16
米兰昆德拉曾在书中写道: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的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形变。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无意间遗漏了另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对生命的一种虚耗。这种平凡在如今社会换了个面貌再一次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称之为佛系。佛系是我们面对生...
钟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呀,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作文主要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如下:问题一:题目和中心论点的反差太强烈,缺少衔接。这主要表现在文章除了第三段若有若无地提及到文章的标题“有一份光,发一份热”还有就是最后一段推出文章题目,其他地方对于题目的展现没有,在这里是不合理的。 问题二:有些语言用力过猛,火候太旺。这里主要表现在文章后两段,特别是“这是你思想的具现化,也是你尊严和存在价值的产生。”总有一种形而上的感觉,词汇太虚,反倒不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意思,这里需要注意。 问题三:事例论证比较薄弱,这里主要指的是往往对于事例的阐释是一句话带过,没有具体的论述,这样会让事例的说服力大打折扣。 表扬一:文章中心主旨明确,结构安排合理。在这一方面,这个是作者本身的优势所在,继续保持。
23690 2
hh2019
高二
2018-05-26 21:54:01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这是一个社会现象类的题目,它关乎我们的选择前的思考。“麻烦”,一个表达心理状态的一个词。同义词有:困惑、烦恼、不安等。“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重心在后半句。“我们所知道的事”是我们了解的社会事件或客观状态,它指向是事实、真相、真理;“我们所想的”是一种主观预想,它指向的是认知。整体上看,材料有这样几个意义指向:1.对于人们因认知和客观事实发生矛盾(不一致,极端的就是矛盾、冲突)而造成了麻烦(困惑、烦恼、不安)的情况,你怎么看?2.对于人们因认知和事件真相发生矛盾(不一致,极端的就是矛盾、冲突)而造成了麻烦(困惑、烦恼、不安)的情况,你怎么看?3.对于人们因认知和真理发生矛盾(不一致,极端的就是矛盾、冲突)而造成了麻烦(困惑、烦恼、不安)的情况,你怎么看?你的这篇作文从结构思路上来看,比较清晰。但是在立意观点上,可以有所提升。文章主体部分,解释了“所知非所想”的弊端。在面临所知非所想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的部分论述并不多,这个部分可以深入讨论一下。
23736 1
Caroline02
高一
2018-05-26 13:18:28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可以说,在高一的时候能写出这样的作文来,已经很不错了!文化在那个的语言很富有诗意,很多语言比较优美,具有散文的特点。这一点,老师必须要给你点个赞!然而,老是想说的一个重点是——这篇作文材料更适合写一个议论文。议论文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所以写一篇议论文的前提,必须要有明确的观点!用一句话能概括你的中心主旨,这就是中心论点。但是你的这篇作文,难以概括出来哦~这个作文材料是一个现象类材料。有人懂得很多道理却一生都过不好,有人用一生在践行着某些道理。懂得和践行是两回事,道理谁都能懂,但不一定照着做。所以得到的立意:践行道理,成就精彩的人生。再往深入去分析,道理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有的死守道理,却不见得能领会道理的真谛。而有的人却能,用自己的人生,展现一个又一个道理:比如,马云用他的生活告诉我们,有梦想就要坚持,万一实现了呢!继续努力,修改自己的作文!
23631 0
myz2018
高三
2018-05-26 00:24:42
通讯技术日趋便捷、迅速,科技更迭之速史无前例,这是一个人人与知识轻松相连同时知识总量本身以几何倍增长的年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即知识的专业化,不可避免地成为主流。由于知识总量的爆炸,人不可能记住哪怕万分之一的全部信息,且在电脑储存前人脑无疑如螳臂当车,这就让现代人失去了成为达...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分析材料:现代世界的知识越来越专业,而获得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便捷。于是我们身边常常能见到一边相信专家,一边质疑专家的现象。这是一个现象观点类的题型。现象是“一边相信专家,一边怀疑专家”。现象类题目,一定要注意对不同的现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首先,材料的前提是——现代世界的知识越来越专业,而获得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便捷。因此,人人都能获得知识成为“专家”。需要专家,是因为客观原因。但是怀疑专家,却是是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客观原因——因为,冒充专家的多,因此就有了上一次当学一次乖,所以当然会怀疑。主观原因——①质疑精神②盲目自信,就是你所说的“是己而非人”。分析完原因,就要分析解决办法。光说需要专家还不行,为什么需要专家?既然需要专家,那么社会和个人应该怎么做?你的作文,开头部分,有点啰嗦,而且病句比较多。主体部分的思路需要调整。对于“怎么做”的部分,需要详细论述。另一个,观点一定要明确。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