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09 0
                                    
                                    jinfengting
                                    高二
                                    2018-10-05 21:43:34
                                
魏征曾在《谏太宗十思书》中对李世民提出:“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大意是让他赏罚要有度、不可让个人情感左右。然而到了我们这一代,随着互联网、各种自媒体的普及,人们会凭自己的好恶对各种事物“打赏”——快递员小哥、公众号文章、明星微博......“打赏”是自古就存在的,《琵...
                                    高 老师点评: 视角犀利,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层次还不够分明。部分层面意义前后没有呼应,有断节。一些层面没有挖掘表述完整,比如第五节读者意见的客观性有什么意义?功利性文章现象也可以引申。
23834 0
                                    
                                    zhumingy2020
                                    高一
                                    2018-10-05 15:28:47
                                
借困境,成就自己。人生无一帆风顺,往往眼前的“难',才是帮助自己的”良师“。困难是从不可分的一部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古代伟人无一例外,时至今日,也是如此。那些滥竽充数,好吃懒做的人往往面对困难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他们不会去经历这些,更不懂这些背后的好处。困境,成就自己...
                                    高 老师点评: 偶有语病,总体通顺,结构完整,层次不够丰富。联系现实实际较少,例子集中在中外名人事迹。深层意义没写到,困境是财富与否还得看人是如何处理的,也即如何来“借”。而且借一般是不是自己的东西,这里有点歧义。
23820 0
                                    
                                    ganj2021
                                    高一
                                    2018-10-05 13:33:28
                                
                                    邢 老师点评: 总体而言,可以看出语言流畅,论证手法掌握的不错,但是首先,你对文章的建构方法不太理解,碰到一个题目,你首先要去解题,搞清楚题目究竟要你写些什么,然后自己花些时间好好思考,究竟面对这个话题,你是怎么想的,只有清楚表明自己的观点并权威论证的文章才是基本可以的文章。
23935 0
                                    
                                    wangjiayi19
                                    高三
                                    2018-10-03 14:03:14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朝代兴衰,王国更迭,中国一直牢据亚欧大陆东方的广袤土地。而在西方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前,这个实力强劲的国度一直秉承着传统的社会结构——家国同构。唐代古文大家韩愈曾写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文武以是传之周公、孔子,书之于册,中国之人世守之。”这...
                                    高 老师点评:  脱离了材料,并未从中国文化出发,缺乏例子引子。“家”的理念对“家”的观念和态度 是两个东西。对于中国文化精神源头,的确可以从家的理念出发,但文章最后变成了中西方对家的观念态度的碰撞冲击,显然偏题了。而对待家的观念态度,也只局限于子女对待父母,含义太窄。语言上偶有语病,部分逻辑不清,不严密。
24131 0
                                    
                                    wuyuxin2019
                                    高三
                                    2018-10-02 16:04:46
                                
“木桶效应”中,最终木桶所以会漏水,其原因不在于桶上的最长板,而是取决于短板的高度。木桶的构造不合理,自然也就成了它最后失去最大价值与功能的根本原因。这就好比人在学习上的发展,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但其术业的专攻度与扎实度取决于个人的知识储备程度,也受限于知识的短缺部分。不仅是在客观的知识储备上,...
                                    邢 老师点评: 这篇作文的结构层次鲜明,论述语言理性。后半部分抓住了人的意志力这个角度,有理有据,论述得比较深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题目可以说就是你的中心论点,最好在首尾段再现一下。其次,前半部分对于短板的消极影响论述得不够。论述逻辑不正确,而且没有论据加以支撑。最后,缺少结尾。前半部分和结尾不够充实,导致你的字数不达标,只有不到七百字,这是肯定不行的。
清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