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13 0
liujiangtao2002
高二
2019-02-05 21:57:23
我们在生活中常会有这么一种感受:在遇到难以得到的东西时,总会心“痒痒”,想法设法得到它,朝它靠拢,但一旦得到便立马失去兴趣,弃置一旁,转瞬将目标移向下一个难以得到的事物。很明显我们感兴趣的常常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感兴趣于追求难以得到物体的这一行为。大多数人对之习以为常,但实际上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其...
钟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祝你新年快乐。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你的作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现象。问题一:文不对题,这是议论文的大忌。纵观你的全篇,照应题目之处少之又少。开头结尾也无名言警句起到升华主旨的作用,希望你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加强这方面的注意。 问题二:本篇文章大多情况下语言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部分语言过于拖沓,显得有些口语化。既不利于文章的议论和论证,也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这里需要注意。 问题三:文章议论和事例以及道理的举证在比例上明显的失衡。虽然对于议论文来说,最主要的要落脚于议论,但并不能空发议论,需要有的放矢,要针对具体的、典型的社会事件做自己的分析,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仅凭你的一面之词,没有大量的事例作为支撑,很显然效果不大,这里需要注意。
22762 0
szm2018
高三
2019-02-02 17:44:56
在生活的当中,我们总是会有很多困惑,我们不知道自己欠缺什么,而是受到他人的影响去弥补,从而改正自身的不足。但试想一下,若人人都需要社会的影响去改正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个社会又如何进步呢?自我的需求是不确定的,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如马斯洛的需求所讲,一个人不仅仅需要的是物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需...
高 老师点评: 立意尚准确,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结构基本完整。但内容不够充实,部分逻辑上有些断联需要详细表述。关于自我需求一块,无须强调精神的欠缺,题目说的自我需要无关物质/精神的对立,而仅仅是审视到自身的欠缺(也许是物质的要求,能力技能的培养,喜好的满足等等)。梭罗的例子可以详述,是如何审视自我需求,又是如何参与社会、受他人关联影响的?字数不足。
23277 1
zhanglujia
高三
2019-01-30 20:15:02
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看重的是学习与工作,把它视为人生的第一目标,这些物质对我们来说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事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需要娱乐,需要懂得去享受生活,更需要去寻求自由!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诗仙选择骑白鹿,访明山,他追求的是一个不受拘束的世界。苏轼说:“日啖...
邢 老师点评: 这篇作文我只能说写得挺可爱的,让我看到了一个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在作文中尽情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小孩子。开头段说了精神世界比物质重要以后,就开始喊口号:我们要追求精神世界!我们不能盲从!可以用写作的方式释放自己是好事,但也不要忘了写作文的基本原则。材料是生活中孰轻孰重,你开篇即回答了这个问题,思路是对的,精神生活这个角度也很好。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阐述,什么是精神世界,为什么精神比物质更重要,以及如何去追求。而不是“我认为享受生活是重要的,所以我们去享受生活吧!”这样的论述方式是不可取的。
22893 0
zhanglujia
高三
2019-01-30 20:09:23
生活就像驾驶的马车,有人在车上昏昏欲睡,任马拉行;有人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清醒地驾驶自己的马车。过着如何的生活完全取自于你自己的努力。那些在车上昏昏欲睡,任马拉行的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放任自己,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盲目地去跟随别人,就好比:在一个剧场里原本大家都应该坐着欣赏,但前排的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
邢 老师点评: 这篇作文整体来说写得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句,但是中心论点已经内化在文章中。结构层次清晰,严谨地按照材料给的两个角度进行论述。你的每一篇作文基本都是这个套路,这个格式是没有问题的,优点也就不再追求。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一致的,论述。很明显每一篇文章的论述部分都是不充分的。就这篇作文的第二段来说,盲目跟随,没有主见,没有思考,过着属于别人的生活,这个论述十分单薄。没有思考带来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过属于自己的生活?思考可以给人带来什么?这些都是可以深挖的东西。
22823 0
zhanglujia
高三
2019-01-30 16:18:38
在如今,我们往往被快节奏的生活牵着走,不知道珍惜现在,把握当下,认为所有的事情与故事都会随着时间而消逝,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一切都会过去,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把握当下。在梵高的那个年代里,梵高并不出名,但在当时有许多优秀的画家,他们的画在拍卖行里卖出高价,在那时举世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名字也被...
邢 老师点评: 你提交的这几篇作文的质量是越来越好的。优点也就不再赘述。这篇主要讲讲立意。一切都会过去,你立意在不追求名利和把握当下,这两个点都是不错的角度,但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角度。每一个角度都可以单独成文,你却把它们混在一起说,反而哪个都没有说清楚。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个点你的立论角度清奇,付出过的努力和留给后人的精神力量,是可以的。但是你的论述不够充分,尤其结尾需要升华的地方,却只有引用材料和一句话,太精简了些。
清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