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2 1
lidaoxu2027
高一
2024-07-16 08:15:34
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总是下意识的认为发现之旅是去往未知的征程,找寻新的天地,但马塞尔·普鲁斯特曾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景观,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我也对此深信不疑。无论外在的景观多么令人向往,但它们终究是有限的。无论我们走遍多少地方,看过多少风景,总有一天会面临重复和厌倦。相比之下,内心...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问题一:文章的中心论点提出不够规范,仅仅用“深信不疑”来概括,略显笼统,应当提出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不然无法体现作者对于材料的分析和思考。问题二:本篇文章在文章的结构段落上存有明显拖沓、与主题无关的句子,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动笔之前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段落包括分论点的设置上没有合理的规划,所以建议在文章动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中形成自己分论点。表扬一:对于事例论证的运用还是比较不错的,文章的可读性强,内容充实,但是事例论证不够新鲜,缺乏时代性。
2575 0
siyuan2026
高二
2024-07-14 10:03:12
预测,即基于过去的经验与经历,用自我的感知对未来的事物做出预先预测。古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说法;当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天气预报,帮助人们提前了解天气情况;也有预计等待取餐时间,预计车程等等。有人乐意接受对生活的预测,而我认为未必尽然。诚然,预测具有其合理性。...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问题一:本篇文章在文章的结构段落上存有明显拖沓、与主题无关的句子,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动笔之前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段落包括分论点的设置上没有合理的规划,所以建议在文章动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中形成自己分论点。问题二:事例论证援引太少,不能细化。文章中对于“无法预测带来的失落”,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不够具体,这只是一种先行的社会大现象,需要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表达,作者可以多引用一些具体事例,将有助于让文章的思想更加深刻。表扬一:在文章的开头能够引用民间俗语还是比较不错的,继续保持,只是需要注意的是文章的结尾过于简洁。
2613 0
siyuan2026
高二
2024-07-13 23:36:45
在一个人成长路上,许多因素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有人认为自我反省是决定性力量,而我认为不然。如何看待"自我反省"是当代人面对的重要挑战。不可否认,反省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苏轼在乌台诗案后深刻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在此之后他去掉一身傲气,养成正视自己的旷达正气。由此可见,...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 问题一:中心论点的提出过于拖沓,一般更推荐以一段式的“素材分析+中心论点”的提出,这样对于主题的表达而言更为直接,不至于拖泥带水,消磨老师的耐心,也方便用更多的文笔进行下面的事情。 问题二:本篇文章大多情况下语言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部分语言不够凝练,略显拖沓,不利于文章的议论和论证,也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这里需要注意。问题三:文章议论和事例以及道理的举证在比例上明显的失衡。虽然对于议论文来说,最主要的要落脚于议论,但并不能空发议论,需要有的放矢,要针对具体的、典型的社会事件做自己的分析,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605 0
siyuan2026
高二
2024-07-13 22:00:47
史铁生认为无论对错,应果敢迈出第一步,无须周全。莫顿主张善于做好眼前的事,有了开端后继续努力。我认为二者的观点具有普适性。诚然,周全缜密的规划固然可贵,其有助于计算每一步应当怎么走,预测旅途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提前设计解决方案,这似乎有利于我们更平滑、更容易的去走完这一条路。而我认为,在当今时代,果...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问题一:文章的事例引用偏少,纵观全篇,几乎只引用了乔布斯这一个事例,内容略显空洞,缺乏说服力。问题二:文章的分论点略显拖沓,存在一些和中心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一笔带过即可,也可以使得文章结构更加精炼。问题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段可以在呼应题目的基础上,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来提升文章的层次,升华文章的主旨。
2567 0
siyuan2026
高二
2024-07-13 21:53:16
当已经在欧洲声名卓著的史怀哲第一次以丛林医生的身份踏上非洲这片陌生的土地时,他丝毫没有考虑过这一生命抉择会让他失去什么,对于史怀哲而言,“远方小木屋里的苦痛”才是他终其一生想要去治愈的。有人说,获益大于代价是衡量一件事值得做的标准,而我认为这个观点有时未必尽然。诚然,在追求效率的年代,这样的标准具有...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问题一: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出不够规范,一般是在文章的首段就开门见山地提出本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而非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观点。问题二:文章字数略多,不仅容易超出答题卡给定的范围,也会使得文章的段落结构略显冗余,将字数控制在900字左右即可。表扬一:文章引用的一些事例还是不错的,但是文章整体引用的事例偏少,会显得文章的说服力不足。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