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素材篮X

X 你的素材篮已满!去腾个位置
首页 >  找题目 >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预测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预测 收藏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思路讲解

2017年的高考题继承了2016年上海卷考察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能力的趋势和特点,只要学生平时关注生活,有所思考,在考场上都可以有话可说。

这则材料整体可以概括为“预测”,材料文本里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对待预测”,而“对待预测”有两类观点:“乐于接受”和“不以为然”。

从浅层次上看,的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一是要乐于接受对未来的预测,二是要对预测采取审慎怀疑的态度。这两个角度都可以。

下面推荐几个较好的立意供同学们思考:

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判断预测,要认识到预测本身是有局限性的,不必太过于当真。

要慎重对待预测,不要被虚张声势别有用心的“预测”所忽悠,也不能将预测变为“谣言”。

预测想要越准确,就越需要对现实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预测是需要前提条件的。

结构推荐

素材推荐

过去 观察 远见 价值 严谨 改过 调整 改变 勤奋 评价 想象 语文 读书 教育 永恒 困境
巴菲特:要透过窗户向前看,不能看后视镜

人们把巴菲特称为“奥马哈的先知”,因为他总是有意识地去辨别公司是否有好的发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后25年里继续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说,要透过窗户向前看,不能看后视镜。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办法,是计算公司未来的预期现金收入在现在值多少钱。这是巴菲特评估公司内在价值的办法。然后他会寻找那些严重偏离这一价值、低价出售的公司。

加入素材篮
裁缝、天气预报:越有能力的人越会时刻修正

讲究的裁缝,虽然量身时已经细细记录了尺寸大小,但总要先做出个大概的样子,请顾客去试装,觉得处处合身之后才敢定样。气象局在每周初,都会预报整个礼拜的天气,但是在这一周当中的每一天,还要再报告对次日的预测。这是因为每周的预测是针对整个时段变化,与当时天气情况所做的推想,而之后的每一天,因为临时状况的改变,往往要修正之前所做的预报,并做更精确的判断。 越有能力的人,越知道时刻修正的重要性。写文章也是如此,很少有一挥而就的著作,多的是反复修改的经典。

加入素材篮
观察入营日和退伍日的两件小事就能预测未来

“我只要观察一个兵入营日和退伍日的两件小事,就能知道他的性格,并预测他未来的发展。”一位老连长对我说,“入营那天,我注意他扫地的动作,如果他对每一个隐蔽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都不放松,必是一个谨慎、细心、有耐性、肯负责的人。相反地,如果他遇到沟,就将灰土往沟里扫,遇到不显眼的地方就马虎了事,必定会投机取巧,不能脚踏实地。至于退伍那天,我则观察他折的棉被。如果他因为即将离营,而随便叠两下,必是一个苟且、无恒、没有责任感的人。相反地,如果他仍能一如往日,小心地将棉被折成豆腐干的样子,则显示他对任何事都能锲而不舍、坚持到底,未来也多半会有成就。” 发现一个人的惰性不难,只要注意几件小事,便能晓得。除去一个人的惰性最难,必须改正每一细节,才能成功。

加入素材篮
批判资本主义的《资本论》在欧美重新流行

2008年10月,来自海外的消息说,由于华尔街金融危机蔓延,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重新成为欧美读者的宠儿。据德国出版商预测,马克思的《资本论》将重新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物,目前该书的销售量相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德国的一位出版社社长说,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愿意读《资本论》是有理由的,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大爆发告诉他们,新自由主义的幸福诺言并没有兑现。如今在德国,马克思的影响力日渐扩大,魅力不断上升。时任德国财长的施泰因布吕克,也开始阅读《资本论》。在接受《明镜周刊》杂志采访时表示,“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汉堡晚报》则评论说:“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长。”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斯呼吁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并表示马克思的观点是正确的。他在《时事周刊·旁观者》中撰文指出:“马克思在很早以前就观察到了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如何变成一种神话。在这一点儿上,他是正确的。”

加入素材篮
贝兰克梵:看五十页时,不知道三百页后的事

他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林登小区,那里是纽约最糟糕的廉租房区,是人们眼中的贫民窟。13岁时,他开始想办法赚钱。那年,纽约举办全美篮球赛,他到现场卖苏打饮料,每杯饮料只能赚75美分,且又累又热,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那时他下定决心,要走出布鲁克林。16岁时,他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并成功申请到哈佛的奖学金。8年后,哈佛法学博士毕业的他成为纽约一家律师事务所的税务律师。然而,他对这份工作并不是十分喜欢。没多久,他就染上了赌傅的恶习,并且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很快,他得到了律师事务所的一纸解聘书。他觉得前途一片渺茫……一天,父亲拿出一本书说:“孩子,这是一本传记,你先看前50页的内容吧。”不到一个小时,他就看完了这50页。然后父亲又让他翻到300页看一下。此时,父亲问他:“书中的人物在自己生命的初期,并不知道300页的时候他能取得成功。以后的路谁都无法预测,要不断地使自己往正确的方向走,不要让一时的妥协成为一生妥协的借口。”父亲的话让他幡然醒悟。振作起来的他虽终进入一家大宗商品交易公司做销售员,很快,他就被晋升为金牌销售员。后来,公司被高盛并购,他成了高盛的员工,并且在业务调整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他掌管的高盛支柱部门——固定收益商品部创造了高达1270万美元的收益。凭借一连串赫赫战绩,他在2003年成为高盛总裁兼首席运营官。2006年,他走上高盛集团的最高位置,他就是被誉为“华尔街最聪明的CE0”的劳尔德·贝兰克梵。

加入素材篮
就写这篇
相似题推荐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