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素材篮X

X 你的素材篮已满!去腾个位置
首页 >  找素材 >  
共 239 个结果
素材类型
热门标签
全部标签

收藏到我的素材库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我的分类

备注功能,方便后期作文素材的灵活使用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确认收藏

收藏成功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综合排序 人气最高 最近更新 收藏最高 <  1/12页 >
  • 李维斯:“凡事发生必有其因,必有助于我”

    远见 改变 创新 财富

    有个青年的经历可谓传奇:他早年去西部淘金,被大河挡住了去路。他灵机一动,开始了摆渡事业,由此赚了第一桶金。后来青年开始淘金生涯,却屡遭欺凌。他再次随机应变——卖水为业。生意很快红火起来,却引来了竞争与嫉妒,他又被赶出了“卖水界”。但他并未灰心,而是继续寻找商机。他发现淘金者的衣服极易磨破,便利用废弃帐篷,缝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由此,青年走上了成功的康庄大道。他就是“牛仔大王”——李维斯。 “凡事发生必有其因,必有助于我。”至始至终,这句话始终鼓励着李维斯,令他愈挫愈勇。若非这句话,恐怕他早在遇到大河时就放弃了。可见,“良好积极的心态”对事业成功是多么的重要。

    加入素材篮收藏

    6772

    2250

    3392

  • 因癌辞世的复旦大学教师于娟:活着就是王道

    幸福 压力 生命 财富

    因癌症辞世的复旦大学教师于娟,在生前的日记中写道:在面临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短短两周,于娟“活着就是王道”的博客吸引了100多万的访问量。

    加入素材篮收藏

    6615

    2209

    3312

  • 吕蒙正:建造“落瓜亭”,以示穷时失意之事

    人生 财富 成败 记忆

    宋朝有个秀才,叫吕蒙正,家道艰难,穷困潦倒。 有一次,他三天没有吃过一顿饱饭,饿得头昏眼花。在一座桥上,他赊了一个瓜,早已饥渴难耐的他,踉踉跄跄跑到桥栏边,想把瓜磕开,填饱肚子。然而一失手,瓜掉到了桥下,顺水漂走了。那一刻他绝望极了。 满心凄苦的吕蒙正捶胸顿足,击栏长叹。 后来,吕蒙正参加科举考试,竟然状元及第,还做了宰相。但他并没有忘记以前的苦难,还在当年落瓜的地方建造了落瓜亭,以示穷时失意之事。

    加入素材篮收藏

    6372

    2132

    3198

  • 丘吉尔、艾顿:苦难战胜你时,它是你的屈辱

    换位 悲剧 财富 思想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晚年写了大量的回忆录,其中写道,著名汽车商艾顿是他终身的好友,两人私交甚笃。丘吉尔是这样回忆他与艾顿的一段交往经历的:在一次聚会时,艾顿对丘吉尔叙述了他的过去,他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姐姐成家后,姐夫将他撵到舅舅家。舅妈更是刻薄成性,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干好收拾马厩和剪草坪等杂活。刚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是躲在郊外的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的…… 丘吉尔听后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些呢?”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苦难的人是没有权力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在苦难中挣扎了很久的汽车商缓缓地向丘吉尔谈了自己的观点:苦难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并非都是财富,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了它,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候,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这样,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也不会觉得你是在念苦经,只会觉得你是个意志坚强、值得敬重的人。但如果还没有战胜苦难,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在这个时候你说你正在受苦,无异于是在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 正是艾顿的这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的信条。后来丘吉尔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加入素材篮收藏

    6105

    2036

    3052

  • 非洲:世界最贫困的地区,很多地区十分落后

    爱国 个人 财富 战争

    非洲至今依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很多地区目前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殖民时代的疯狂掠夺、动荡不止的社会局势、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剧增的人口,使古老的非洲大地疮痍遍布。统计资料显示,21世纪以来的10多年里,34个非洲国家卷人战乱,800多万人失去生命,1600多万人沦为难民,近45%的非洲人民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文盲率高达40%,由于缺乏社会保障机制,疾病横行,人的平均寿命仅仅40岁……日趋严重的贫困现状,不仅严重阻碍了整个非洲大陆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时时威胁着地区的和平安定。国家的富强和百姓的福祉息息相关,“大河不满小河干”,当一个羸弱的民族积弱成疾时,幸福只能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梦想。非洲的现实告诉我们,离开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国民的安居乐业就无从谈起,从这一意义上言之,富强是高质量物质文化生活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加入素材篮收藏

    6103

    2021

    3029

  • 王章程:安于清贫,潜心研究,攻克世界难题

    质疑 好奇 得失 财富

    年轻的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加州大学。毕业后,他的同学多数都去了大财团,只有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的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10年。10年中,他的收入非常低,30岁了还买不起房子。而他的同学们已经是月收入几十万、上百万的大老板。在外人看来,王章程的生活很糟,但他本人似乎全然不知。在35岁的时候,他攻克了世界上两项顶尖级数学难题,从此成果迭现,美国十几家大学先后聘请他前去任教。 我们不必去比较外在的物质拥有,而应该比较内在的心灵感受。王章程也许失去了巨大的财富,却获得了内心的极大满足,这难道不是非常合理的选择吗?

    加入素材篮收藏

    5862

    1955

    2931

  • 利奥·罗斯顿、石油大亨默尔:仅需一颗心脏

    生命 压力 适合 财富

    利奥·罗斯顿是美国最胖的好莱坞影星,他因心肌衰竭被送进汤普森急救中心。临终前,他曾绝望地喃喃自语:“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这句话被刻在了医院的大楼上。 后来,美国石油大亨默尔也因心急衰竭住进了汤普森急救中心,他把医院当做了公司,继续带病工作。可过了一个月后,他出院后却毅然卖掉了公司,跑到苏格兰乡下颐养天年去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人们从他的传记中发现了这么一句话:“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也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 “炮凤烹龙,放箸时与盐齑无异?悬金佩玉,成灰处与瓦砾何殊?”有钱没福享,要钱做什么?黄金不足贵,健康值钱多。

    加入素材篮收藏

    5757

    1926

    2881

  • 珍珠上有个小黑点,黑点没了,珍珠也没有了

    知足 价值 财富 完美

    贪婪之人,却往往落得一无所得的境地。一个渔夫捞到一颗硕大的珍珠,但他发现,珍珠上有一个小黑点。渔夫觉得,如果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得完美无缺,成为无价之宝。渔夫怀揣着发大财的美梦,开始去除黑点。剥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剥掉一层,黑点还在,剥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那最后,渔夫才感慨到:要是我不那么贪心就好了。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加入素材篮收藏

    5512

    1836

    2760

  • 狄更斯:贫困和屈辱中成长,激发起他的斗志

    财富 挫折 成长 经验

    狄更斯幼年,家境十分贫寒。他父亲因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被关进监狱,10岁的他也被迫住进监狱。小小的年纪便饱经了羞辱和辛酸的生活折磨,监狱里的阴森恐怖,在他的脑海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为了养家糊口,他12岁便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受雇于一家鞋油作坊。作坊主将这个小童工当作招揽生意的活广告,站在当街的玻璃窗中,向顾客和行人展出。饱受屈辱和饥寒的他,每月只能在取得工资后去狱中探望一次亲人。但这种痛苦的生活环境,没有压垮他,反而更激发了他对被压迫的穷人和不幸儿童的同情心,对不公平的社会现象的憎恨,终于使他创作出了《雾都孤儿》等世界名著。

    加入素材篮收藏

    5442

    1803

    2697

  • 杰西·奥尼尔:与他人分享财富可治疗富贵病

    财富 精神 善良 合作

    杰西·奥尼尔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祖父——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查尔斯·威尔逊。她在佛罗里达州的一栋豪华别墅里长大,从小锦衣玉食,仆人对她言听计从。她很早就懂得金钱的魔力,同时也发现金钱好比咒语,能让拥有它的人生活糜烂、精神空虚,甚至失去奋斗目标。在年少不羁的年代,奥尼尔把家族财富当成一种负担。奥尼尔回忆说,两个堂兄妹就因为终日抑郁最终走上自杀的绝路,她自己则一度酗洒成性。“人们发现我很有钱之后,我们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这让我很苦恼,”她说,“因此我通常保守这个秘密。”然而,奥尼尔在不惑之年第一次感受到了金钱带来的快乐。她邀请10个朋友登上自家的豪华游艇,一起在加勒比湾欣赏海上风景。“那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她说,“我打算把更多的钱分给别人。”奥尼尔1996年在自己写的书《金色隔都》中分析道,财富在带给人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可能制造不幸。她随后设计了“富贵病工程”,专门为那些富有但不会处理与财富关系的人“会诊”。治病方法就是与他人一同分享财富。如今,成功走出财富阴影的奥尼尔忙于很多社会公益活动。她为“富贵病工程”建立了工作室,在各地发表关于如何避免遭受财富之累的演讲。她还毫不吝啬地从祖父的遗产中拿出上千万美元,捐给各种环保项目和政治活动。奥尼尔更愿意把自己的所作所为看做一种使命。“我觉得我生来就应该做这些事情。追求金钱并非一个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她笑着说,笑容中平添了几分睿智和淡泊。如今的她,精神上和物质上一样充实。

    加入素材篮收藏

    5338

    1781

    2671

  • 达尔文:放弃好工作,自费搭船开始环球考察

    财富 科技 好奇 拼搏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水兵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

    加入素材篮收藏

    5344

    1776

    2677

  • 瑞恩·希里杰克:帮非洲儿童打井的六岁男孩

    善良 帮助 财富 青春

    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帮助非洲儿童打一口井,不再受水污染之害,先是帮家人做了四个月家务得了70元钱,后是被他的愿望感动的人,帮他凑齐了一口井的费用2000元。2000年,“瑞恩的井”在乌干达建成,水泥基座上刻着:“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2001年,许多好心人资助的“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仅一年时间,该基金会就为非洲8个国家、挖了30口井,使成千上万的非洲儿童受益。瑞恩因此荣获加拿大总督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

    加入素材篮收藏

    5337

    1771

    2657

  • 查克·费尼:对己吝啬的富翁,热心慈善事业

    善良 价值 财富 低调

    他今年76岁,和妻子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一套一居室的出租屋里。他从来没有穿过名牌衣服,眼镜还是多年前从街头杂货店里买来的,佩戴的手表是地摊上买的塑料手表。他不爱美食,最喜欢的是价格低廉的烤奶酪和西红柿三明治。他没有自己的小汽车,外出通常都是坐公交车,他用的公文包是个布袋。如果你和他一起到小酒馆喝上一杯啤酒,他一定会仔细核对账单。你一定奇怪,一个贫穷而吝啬的美国老头有什么好说的?那么让我们看看他76岁以前都做了哪些事。他曾为康奈尔大学捐了5.88亿美元,为加州大学捐了1.25亿美元,为斯坦福大学捐了5000万美元。他曾投入10亿美元,改造和新建了爱尔兰的7所大学和北爱尔兰的两所大学。他曾设立“微笑行动”慈善基金,为发展中国家的腭裂儿童做手术提供医疗费用。他曾为控制非洲的瘟疫病人投入巨额资金。迄今为止,他已经捐出40亿美元。他就是对己吝啬待人大方、喜欢挣钱却不喜欢拥有钱的查克·费尼。这么多年,他为人低调,行善一直隐姓埋名,捐款全部匿名,就连他亲自创立的高达80亿美元的“大西洋慈善基金会”,也拒绝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目前,查克·费尼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2016年前捐出剩下的40亿美元;另一个是为富豪们树立一个榜样——“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做出馈赠”。据说,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深受他的影响并已付诸行动。媒体追问查克·费尼,为何非要把钱捐得一干二净?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裏尸布上没有口袋”。

    加入素材篮收藏

    5269

    1751

    2622

  • 泰勒斯:靠垄断榨油机获得巨大财富的哲学家

    财富 知识 有用 远见

    泰勒斯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学识渊博,智慧超人,可生活却非常清苦。有一次,一位商人见他穿得破破烂烂,就挖苦他说:“泰勒斯,都说你知识渊博,可是你的那些知识能给你带来什么呢?金子,还是面包?”泰勒斯非常生气,立即回击那个商人:“我不允许你利用我的贫穷来贬低理论知识的作用,咱们走着瞧,我会用事实教训你的。”泰勒斯回去之后,运用所掌握的丰富的天文、数学和农业知识,经过周密的预测计算,断定明年将是橄榄的丰收年,于是在冬天他就把附近所有的橄榄榨油器用很低的价格租来了。第二年,这里的橄榄果然获得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大丰收,人们对榨油器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可是榨油器却全被泰勒斯垄断了。于是许多人都去找泰勒斯,抢着用高价租用他的榨油器。那位曾经挖苦过泰勒斯的商人也来了。泰勒斯走上前去,嘲弄商人说:“高贵的富翁,你看到了没有?这些榨油器都是我用知识搞到的,你现在也只好求助我了。我要发财,简直易如反掌。可我追求的并不是几个钱,而是知识这种无价宝,这你有吗?”

    加入素材篮收藏

    5231

    1741

    2612

  • 胡适:借钱不盼收回,因为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慷慨 无私 财富 感恩

    著名学者陈之藩在青年时,胡适先生给了他一张四百美元的支票,资助他到美国留学。陈之藩后来有了钱马上就还给胡先生,还写了一封信致谢。胡适接到信后给陈之藩写了回信:“之藩兄:谢谢你的来信和支票,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四百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说得多么好啊!一个人在世上能把私利看淡到如此境界,确实是不易的。陈之藩在后来说:“我每读这封信时,并不落泪,而是自己想洗个澡。我感觉自己污浊,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的心胸。” 恩惠在人间,必会在人间得到丰厚的“利息”。“永远有利息在人间”,人活在世上,有这样一种澄明的心胸,才能昭如日月,平淡坦然,人生才算得上大自在!

    加入素材篮收藏

    5119

    1712

    2571

  • 洛克菲勒:成为著名的慈善家后每天都很快乐

    财富 幸福 善良 反省

    曾经“为了钱而疯狂”的洛克菲勒是一个人人羨慕的富人。但人们对于他的财富来源总是充满猜忌、疑惑、妒恨。他也不断地遭到非议,名声受损。为此他常头痛脑热、身体疲惫,还患上了神经衰弱症。中年以后,洛克菲勒突然想开了,他不再对追求财富孜孜不倦,而是开始为别人考虑,思考如何用钱来换取幸福。洛克菲勒把他的巨额财富散播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是投入慈善事业,或是投资学校,创立学习基金。从此,他不再惧怕别人的嫉妒和攻击,他不再失眠、头痛。最后,他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慈善家,一生赚进将近十亿美元,捐出去的钱有近九亿。之后,他每—天都过得非常快乐。

    加入素材篮收藏

    5109

    1703

    2561

  • 椰农:把猴子训练成采椰子的高手,由此发财

    财富 创新 观察 机遇

    泰国许多地方盛产椰子,而椰树高达几十米,且树干光滑无枝丫,采摘困难,每年为了采摘都要出一些安全事故。一位椰农经过观察发现,当地的猴子身手敏捷,心想它们定能胜任此项工作。于是,他就捕捉了一批猴子,经过反复训练,终于把它们训练成了上树采摘椰子的高手,从而解决了他的困难。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向他租用猴子,他也就以驯猴为业,成了一个大富翁。

    加入素材篮收藏

    4990

    1660

    2502

  • 罗纳德·韦恩:不后悔犯下“最昂贵的错误”

    生命 财富 取舍 重点

    35年前,苹果公司第三位创始人罗纳德·韦恩以800美元卖掉自己所持10%的苹果股份,这些股份目前估值达350亿美元,有人因此称韦恩可能犯下了“最昂贵的错误”。但韦恩并不后悔,他说:“我离开苹果,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也很开心。虽然我从来没有富裕过,但我享受着我喜欢做的事情。”2011年10月5口,乔布斯因积劳成疾病逝,年仅56岁。77岁的韦恩悲痛之余,也终于说出了当年股份转卖事件的真相,他说:“毫无疑问,我坚信当年离开苹果公司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我知道,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是多么优秀的小伙子,他们拥有超绝的智慧,但是他们两人也是真正的工作狂,像旋风一样,你知道的,这样对事业很好,但对身体很不好。如果我当年留在苹果公司工作,巨大的工作强度可能会令我没法儿活到现在。”韦恩一语道破天机,原来,他并不想用透支生命来换取财富。当我们带着嘲讽的口吻谈论当初韦恩的决定时,56岁的乔布斯已经离我们而去,而77岁的韦恩仍然平静从容地生活着。从人生的价值来看,或许乔布斯更为精彩辉煌,但他的人生并不是完美的,过大的压力让他透支了自己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犯下最昂贵错误的或许不是韦恩,而是乔布斯。

    加入素材篮收藏

    4972

    1648

    2485

  • 巴鲁玛·毕加索:不用父亲的声望来抬高自己

    成败 财富 荣誉 自立

    举世闻名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女儿巴鲁玛·毕加索,不用她父亲的遗产和声望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作为服装、珠宝设计师的巴鲁玛,18岁时就毅然改掉自己的姓名,将“毕加索"的字样抹去了。她常常嗤笑道:“‘毕加索’的名字的确曾使我轻易地克服过各种障碍,办事极为方便。然而,”她庄重地说,“实际上,我不认为金钱和声誉能使一个人最终获得成功。我认为,成功,始终应该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来达到。”

    加入素材篮收藏

    4912

    1630

    2445

  • 美国非常重视人才,认为人才就是国家的财富

    治国 人才 财富 推广

    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才的国家,美国人认为人才是国家的财富。为了吸引人才,留住在美国留学的学生,美国为他们提供了优厚的待遇。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美国都非常重视,在美国的人才之中,有很多外来人才,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国籍而遭到歧视。在这样的国家,他们乐意贡献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知识转化成财富。美国的人才战略比较成熟,包括专门为高级人才预留移民名额,提高科研经费的支出,完善各种社会环境和保障休系,等等,成为牢牢吸引人才的“磁铁”。

    加入素材篮收藏

    4929

    1638

    2455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