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素材篮X

X 你的素材篮已满!去腾个位置
首页 >  找素材 >  
共 38 个结果
素材类型
热门标签
全部标签

收藏到我的素材库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我的分类

备注功能,方便后期作文素材的灵活使用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确认收藏

收藏成功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综合排序 人气最高 最近更新 收藏最高 <  1/2页 >
  • 耶稣:你们谁没有犯过错,谁就先拿石头打她

    改过 劝告 反省 惩罚

    有一天,耶稣在殿里讲道,几个企图找把柄陷害他的人带来了一个女人,问他:“这个女人在行淫时被抓住。摩西法律规定,这样的女人应该用石头打死。你认为怎样?”耶稣弯下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那几个人不停地问,他便直起身来说:“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错,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说完这话,他又弯下身在地上画字。所有的人都溜走了,最后,只剩下耶稣和那个女人。这时候,耶稣站起来问她:“妇人,他们都到哪里去了?没有人留下来定你的罪吗?那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别再犯罪。” 在指责别人的时候,不妨反思:我自己没有犯错吗?

    加入素材篮收藏

    15384

    5124

    7703

  • 鲁迅:用鲁迅这个名字,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自律 缓急 勤奋 劝告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其实是他第一次釆用了“鲁迅”这个笔名。一次,鲁迅的好友许寿裳问鲁迅说:“你用‘鲁迅’这个名字,可有什么讲究?”鲁迅回答说,用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他说,自己比较笨拙,无论做学问或者干事情,效率比不上天分较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更加勤勉,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

    加入素材篮收藏

    13446

    4476

    6740

  • 鲁迅:在桌子上面刻个“早”字提醒自己早到

    改过 自律 志向 劝告

    鲁迅有一天上学迟到了,十分难过,决意以后早上学。他在自己的桌子上面刻了个“早”字。这个“早”字刻得方方正正,每一笔都是刻得深深的。由于有了“警钟”,鲁迅以后一直没有迟到过。

    加入素材篮收藏

    12733

    4236

    6358

  • 陶华碧:如果小店关了,穷学生到哪里去吃饭

    方法 关爱 劝告 利益

    尽管调整了产品结构,但小店的辣椒酱产量依旧供不应求。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和贵阳南明区工商局的干部开始游说陶华碧,放弃餐馆经营,办厂专门生产辣椒酱,但被陶华碧干脆地拒绝了。陶华碧的理由很简单:“如果小店关了,那这些穷学生到哪里去吃饭”。“每次我们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她都是这样说,让人根本接不下去话,而且每次都哭得一塌糊涂”,时任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廖正林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让陶华碧办厂的呼声越来越高,以至于受其照顾的学生都参与到游说“干妈”的行动中,1996年8月,陶华碧借用南明区云关村村委会的两间房子,办起了辣椒酱加工厂,牌子就叫“老干妈”。

    加入素材篮收藏

    4480

    1487

    2244

  • 马克·吐温:幽默地“吐槽”开得极慢的火车

    包容 时空 劝告 幽默

    马克·吐温有一次坐火车去首都一所大学讲课,他十分着急,而火车却开得很慢。这时来了一位查票员,问马克·吐温:“你有票吗?”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儿童票。查票员仔细地打量了他之后说:“真有意思,我看不出您还是一个孩子啊!”马克·吐温回答:“现在我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车票的时候还是孩子。您要知道,火车开得太慢了。”

    加入素材篮收藏

    4429

    1470

    2205

  • 晏婴:“和”,是不同人事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融和 虚伪 劝告 差异

    齐景公田猎回来,晏婴在遄台陪侍,梁丘据处处想讨齐景公的喜欢,也急忙赶来陪同。齐景公高兴地说:“看来只有梁丘据与我相和啊!”晏婴说:“梁丘据与您只能说是同,怎么能说是和呢?”齐景公说:“和与同还不一样吗?”晏婴答道:“当然不一样了。和就像制好的肉羹,用醋酱盐梅烹调鱼肉,以薪火炖煮,厨师再加好各种调料,口味佳美,君子食之,平其心火,这才叫和。君臣的关系也是这样。君认为对但实际上不对的事情,臣就应该指出其不对;君认为不对但实际上对的,臣也应该坚持正确的方面。这样政治就会平稳而无偏差,人民也无争心。先王治民也用济五味,和五声之法,以平稳百姓之心,使政治成功。演奏音乐也像调味一样,有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言、八风、九歌,这九者相和,然后才能成为一首优美的乐章。君子听了,可平其心,可和其德。现在梁丘据却不是这样,您只要一说行,他就说行;您要说不行,他就说不行。这就像做饭时水里再加上水,谁能吃呢?弹琴时只是一个声音,谁能听呢?他的这种行为就是同,这样做行吗?”史载,梁丘据是齐景公时的一个佞臣,专会对君主阿谀奉迎,而齐景公对这样的人却很赏识,倍加宠爱,说只有他才与自己相和。晏婴的这段话专为此而发,他很深刻地辨析了“和”与“同”的差别,“同”就是不同人事的相同一致,而“和”则是不同人事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同”表面看起来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也就没有了矛盾没有了发展,其实也就没有了事物差别、个性的存在。而只有“和”才是事物健康发展的完美形式,不同的食物经过调和才能成为美味,不同的声调节奏经过调和才能成为一首完美的乐章。晏婴这样做的表面看起来似乎是进行一种抽象的名词分析,其实他是借此向齐景公讲述治国为政的道理,同时也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君子应该和而不同”,并巧妙而含蓄地批评了梁丘据的一味逢迎和齐景公的不辨忠奸,起到了劝谏齐景公远离佞人而亲近谏臣的目的,在他身上真正体现了先秦贵族“主文而谲谏”的君子风度。

    加入素材篮收藏

    4291

    1425

    2135

  • 箫韩家奴:小者熟则大者生;大者熟则小者焦

    讽刺 公正 劝告 大小

    辽国皇帝问箫韩家奴,你在外面,听到什么新闻没有?萧韩家奴说,我没听到什么新闻,但在老园子里买栗子,了解到了炒栗子的诀窍:“小者熟,则大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皇帝听了很高兴,忍不住笑起来。萧韩家奴是以炒栗子向皇帝讲治国的道理,执政者要公平、公正、公道,如只顾让大栗子熟透,则无数的小栗子都会被炒成焦炭。如只顾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那小老百姓们还有活路吗?后人称赞箫韩家奴的比喻绝妙,如同一篇“栗柬”。

    加入素材篮收藏

    4021

    1334

    2008

  • 曲突徙薪:世人千万不要对警示之言置若罔闻

    劝告 远见 安稳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新盖的厨房,垒起了炉灶,正自心喜,一邻人说:“你家烟囱太直,喷火星,应拐一些弯,堆放的许多柴禾也应搬走,否则会失火的。”主人不以为然,且面露不悦之色,那邻人也就不再过问了。之后不久,新房果真失火,众邻居纷纷帮忙,才将火扑灭。事后,主人设宴感谢众邻居,唯独没请那位提建议者。有人问何故,主人说:“他若执着,何至如此。”这个不明事理的主人啊,活该家里着火! 世上需要救火的英雄,更需要能发现忧患于毫末、有先见之明的人。世人千万不要对于警示之言置若罔闻啊!

    加入素材篮收藏

    3989

    1331

    2000

  • 晏子:让天下诸侯知道大王重鸟轻士,乃大罪

    直接 劝告 惩罚 包容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喂养捉野兔的老鹰。有一次,景公出外打猎,叫大夫烛邹把鹰放出去抓猎物,结果烛邹不当心,逃走了一只老鹰,景公知道了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晏子走上堂,对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这么轻易就杀了?待我公布了他的罪状再处死吧!”景公点头同意了。晏子指着烛邰的鼻子,数说道:“烛郞,你为大王养鸟,却让鸟逃走,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大王为了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让天下诸侯都知道大王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然后晏子回头对景公说:“主公,臣已经将烛邹的三条罪过说完了,大王现在可以将他处死了!”景公脸红了半天,才说:“不用杀了,我听懂你的话了。”

    加入素材篮收藏

    3970

    1320

    1985

  • 晏婴:随机应变用欺骗方法让齐景公离开爱妾

    责任 真相 劝告 理性

    齐景公的爱妾婴子死了,齐景公守丧,三天不吃饭,坐在那里不离开,左右群臣多次劝说,不听。晏婴进来说:“外面来了一个术士和一个医生都说:‘听说婴子病死了,他们愿来救人。’”齐景公听了大喜,马上就起来了,说:“她的病可以治好吗?”晏婴说:“这是客人说的,他一定是良医,请他试试吧。但是他们来救人时得请君离开这里,好好地去洗浴吃饭,他们还要在这里求鬼降神。”齐景公听了很高兴,就说:“好吧,我马上离开。”趁齐景公离开去沐浴吃饭之际,晏婴下令让棺人马上把死人入殓,入殓之后,他又对齐景公说:“医生治不了她的病,我们已经把她入殓,不敢不告诉您。”齐景公听了很不高兴,知道晏婴在这件事上骗了他,就说:“您以医生看病为由让我离开,然后把死人入殓又不告诉我。我这个当国君的,已经有名无实了。”晏婴说:“您难道不知道死人不能复生吗?我听说,君王臣从叫作顺,君僻臣从叫作逆。今日君不顺而行逆,对贤人礼遇很薄,对嬖妾却悲之甚哀。人死尸朽还想让她复生,哀伤害性,已经有失为君之道了。诸侯宾客听说您这样都不愿意出使我国,本朝大臣看到您这样也羞于当官。按照您的这种行为作事,不能引导好人民;顺从您的欲望,也不能保住国家。您这样是不对的。”齐景公说:“我不明白这些,请告诉我怎么做吧。”晏婴说:“国家的士大夫,诸侯四邻的宾客,都在外面等着见您,您要哭而节哀。”齐景公因为死了爱妾而悲伤过度,失去了应该把持的理智,在这种场合,用正常的办法来劝他显然不行,因此充满智慧的晏子又采用了另一种“骗”的方法,先谎说医生可以使死人复生,哄骗齐景公离开,把死人入殓,然后去劝说他。这种方式虽然不够“诚实”,但是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却不失为一个最佳的方法,从这件事中最能看出晏子随机应变的能力。

    加入素材篮收藏

    3973

    1313

    1971

  • 马歇尔:他们想听的,是我对这个计划的看法

    交流 劝告 权威 心态

    在“马歇尔计划”刚开始制订的时候,美国人基本上支持了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促使欧洲复兴的计划。然而马歇尔本人却很担心,锱铢必较的国会是否会同意拿出那么多钱去支援欧洲。有一天,马歇尔接到通知,国会拨款委员会将举行听证会,研讨马歇尔的欧洲重建计划。为了使马歇尔计划能顺利被批准,国务院两位专家一起干了一个通宵又一个整天,起草了关于马歇尔计划的发言稿。他们搜集了全部事实,提出了一切必需的要求,并列举了令人信服的理由,配之以大量具有权威性的具体细节作为论据,说明这一计划可使欧洲免于浩劫,同时又对美国有利。然后他们兴冲冲地带着自己的苦干成果回到马歇尔处,把他们精心准备的发言稿交给了他。马歇尔看了一遍,半晌沉吟不语,最后他往椅背上一靠,说:“我不想用这个稿子发言。”助手们大吃一惊,以为自己的稿子不符合马歇尔的要求。马歇尔似乎看透了他们的心思,说:“别误会,我看讲稿写得很好。可是,你们想,听证会想要听的是什么?他们想听的是我马歇尔将军对这个计划的看法,而不是你们两位的看法。要是我去那里念这篇发言稿,他们会明白是你们写的?我看不带讲稿去更好些,大家以为我会先发表一篇声明,我就说,先生们,你们要我出席听证会,现在我准备回答你们的问题。于是他们就向我提问,不管到时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都要用心阅读这篇发言稿。这样才好用你们准备的各种理由来回答他们的问题。这样才会使他们满意,因为委员会真正想知道的,是我本人是否了解这个计划。”后来的事实证明了马歇尔的这种分析是正确的。计划最终获得拨款委员会的支持,从而也就有了“财神爷”的保证。我们与他人进行沟通,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还要考虑对方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将沟通进行到底。这样,何愁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呢?基于对方需求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

    加入素材篮收藏

    3907

    1301

    1952

  • 寇不韦之妻:我们应像敬仰慈母一般感激大树

    自然 尊重 感恩 劝告

    越人寇不韦为避兵灾逃至剡溪。困顿中,徘徊于天姥山下的他与妻子在一株极其繁茂的大树下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寇不韦举起斧头想砍下树枝当柴烧。妻子阻止他说:“我们能活下来,多亏了它。我们应该像敬仰自己的慈母一般感激它。” 感恩自然,是人类精神升华的标志,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保障。

    加入素材篮收藏

    3866

    1273

    1928

  • 袁绍:为自己不能慧眼识士,痛失郭嘉而懊恼

    劝告 谦虚 尊重 人才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他少年的时候就有大志。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他隐居起来结交有识之士,不与俗世交往。当时袁绍的势力很强,郭嘉便去投奔了袁绍。袁绍虽然兵多势重,可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根本不懂得使用人才,军队的战斗力很弱。袁绍空有大的志向,想要效仿周公,礼贤下士,却不知道利用人才的方法,加之他一意孤行,不听从谋士的劝告,逞匹夫之勇,对郭嘉不予重用,在官渡之战前夕,拱手将郭嘉送给了曹操。这注定了袁绍官渡之战的失败。投奔曹操的郭嘉得到重用,他对曹操分析了袁绍战败的十条原因和曹操必胜的十条原因,协助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来为曹操征战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袁绍为自己不能慧眼识士,痛失郭嘉而懊恼。

    加入素材篮收藏

    3811

    1266

    1906

  • 卫武公:要求身边人不断地训诫、开导自己

    领导 教育 身份 劝告

    孔子对子路说:“卫武公九十五岁时,下令全国说:‘从卿以下的各级官吏,只要是拿着国家的俸禄、正在官位上的,不要认为我昏席老朽就不管我了,一定要不断地训诫、开导我。我乘车时,护卫在旁边的警卫人员应规劝我;我在朝堂上时、应让我看前代的典章制度;我伏案工作时,应设立座右铭来提醒我;我在寝宫休息时,左右侍从人员应告诫我;我处理政务时,应有史官之类的人开导我;我闲居无事时,应让我听听百工的讽谏。’他时常用这些话来鞭策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不至于走极端。”

    加入素材篮收藏

    3814

    1258

    1907

  • 齐景公、晏婴: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深受触动

    劝告 理解 实践 关爱

    齐景公召来晏婴请教如何兴国安邦。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光复先君齐桓公的伟业,重振雄风。晏婴听后沉吟片刻,说道:“臣陪大王微服察访一下民情,回来后再议兴国大计,如何?”齐景公本来就轻国事而重享乐,见晏婴要陪自己微服私访觉得很新鲜,便同意了。君臣二人来到京都临淄的一个闹市,走近了一家鞋店。鞋店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鞋子,品种齐全,但是无人问津,生意清淡。齐景公有些不解,却见不少人都在买假脚。齐景公吃惊地问店主,店主神色凄然地说:“当今国君滥施酷刑,动辄对人以刖刑,很多人被砍去了脚,不买假脚如何生产和生活呢?”齐景公听罢内心很不是滋味。回宫的路上,晏婴见齐景公闷闷不乐,知道刚才看到的那一幕对他刺激不小,于是说道:“先君桓公之所以建树了丰功伟业,是因为他爱恤百姓,廉洁奉公,不为满足欲望而多征赋税,不为修建宫室而乱役百姓;选贤任能,国风清正。君臣戮力同心,才取得了雄视天下的地位。如今大王亲小人,远贤良,百姓……”没等晏婴讲完,齐景公便打断了他的话:“相国不必说了,寡人已经明白了。寡人也要效法先君,光大宗祠社稷。”

    加入素材篮收藏

    3762

    1243

    1871

  • 劝人不醉,防人发疯,就必须在他清醒的时刻

    个性 机遇 时空 劝告

    很少有酩酊的人会承认他们醉了,也极少有精神病的患者认为自己疯了。尽管他们步履蹒跚,言行乖谬,但当你对他们说“你醉了”,“你疯了”的时候,他们都要矢口否认。这是因为他们已经醉了,已经疯了,醉得不觉自己的醉,疯得不知自己的疯。所以如果你要劝一个人不醉,防一个人发疯,就该在他清醒的时刻警告他、疏导他。等到他已经带有三分醉意,几分错乱,再图挽回,就难上加难了。

    加入素材篮收藏

    3720

    1235

    1849

  • 外滩事故:“后退”一词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劝告 危机 行动 责任

    两天来,外滩事故的亲历者回忆起那场可怕的事故时,几乎都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声音:“后退!”“后退!”正是这个简单的词汇扭转局面,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事后,网友给这个群体取名为“后退哥”。多方信息显示,事发时现场齐声喊出“后退!”“后退!”喊出这个词汇的人大约有上百人。昨晚新京报记者辗转找到了“后退哥”中间的一人——吴登民,1981年出生,现为上海一旅游公司的主管。事发时,他处在现场最中心,就快要被人流压倒,于是大声向站在高处的年轻人喊:“快喊(后退)!”“快喊(后退)!”他不确定自己的声音是否被听到,但随后那个救命的“后退”声开始齐整,更多人一起大喊,惨剧终于至此止步。

    加入素材篮收藏

    3694

    1233

    1857

  • 乔·吉拉德:买过我汽车的顾客都会帮我推销

    诚信 帮助 劝告 推广

    乔认为,干推销这一行,需要别人的帮助。乔的很多生意都是由“猎犬”(那些会让别人到他那里买东西的顾客)帮助的结果。乔的一句名言就是“买过我汽车的顾客都会帮我推销”。在生意成交之后,乔总是把一叠名片和猎犬计划的说明书交给顾客。说明书告诉顾客,如果他介绍别人来买车,成交之后,每辆车他会得到25美元的酬劳。几天之后,乔会寄给顾客感谢卡和一叠名片,以后至少每年他会收到乔的一封附有猎犬计划的信件,提醒他乔的承诺仍然有效。如果乔发现顾客是一位领导人物,其他人会听他的话,那么,乔会更加努力促成交易并设法让其成为猎犬。实施猎犬计划的关键是守信用——一定要付给顾客25美元。乔的原则是:宁可错付50个人,也不要漏掉一个该付的人。猎犬计划使乔的收益很大。1976年,猎犬计划为乔带来了150笔生意,总交易额的三分之一。乔付出了3750美元的猎犬费用,收获了75000美元的佣金。

    加入素材篮收藏

    3641

    1211

    1812

  • 唐太宗:朝夕瞻仰戒奢屏,提醒自己闻过能改

    反省 治国 积累 劝告

    贞观13年,唐太宗渐渐露出了“颇好奢纵”的苗头。被他誉为“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镜子的魏征,专门上了一本《十渐不克终疏》奏疏,唐太宗“反复研导,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这一写有魏征奏疏全文的“戒奢屏”,唐太宗“朝夕瞻仰”,时刻提醒自己“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

    加入素材篮收藏

    3616

    1208

    1807

  • 魏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可见是明君

    正义 惩罚 鼓励 劝告

    一次,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王问文武百官:“你们说我是明君呢,还是昏君呢?”百官多是趋炎附势之徒,纷纷说道:“大王是一代明君。”正当魏王飘飘然时,问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却说:“大王是昏君。”魏王如被泼了一盆冷水,问:“何以见得?”任座说:“大王取得了城池,没有按顺序分给您的弟弟,而是分给了您的儿子,可见您是昏君。”魏王恼羞成怒,命令手下把任座赶了出去,听候发落。接着问下一个臣子,这位大臣说:“大王是明君。”魏王心中暗喜,忙问:“何以见得?’这位大臣说:“臣曾听说明君手下多出直臣。现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可见大王是明君!”魏王听罢,觉得有理,急忙命人把任座重新请了进来。

    加入素材篮收藏

    3618

    1202

    1814

< 12>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